淝水之战解读:八万将士击溃百万之众,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威风总是让人愉悦,淝水之战也因而闻名于世 。可怜英雄一世的秦王苻坚,就只剩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慌张与胆怯了 。其实正如人的复杂内心,战场上短兵相接、兵戈相向的真实景象,也并不就是漫画中定格的画面,总是一副表情、一个动作 。也就是说,传奇和真实总是有差距的 。
诚然,淝水之战的著名,并不仅仅体现在东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上 。更重要的,它还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还可以说,它将中国南北朝对峙的局面推迟了半个多世纪,意义着实不小 。然而就战争本身而言,它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夸张 。
人们讨论最多的,还是当时苻坚该不该出兵这个问题 。当然,替古人担忧很没意思,该打不该打人家都打了 。关键问题是:好多人甚至一些教材都把苻坚说成了冒进主义,认为他不该贸然出兵,说其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 。在本人看来,苻坚这场仗不但该打,而且必须得打,这是由当时的形势决定的 。前秦之前,一直都是南强北弱之势,东晋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北伐,先是祖逖,后有殷浩、桓温 。就在淝水之战前夕,车骑将军桓冲还“率众十万伐坚,遂攻襄阳” 。这就像一个常被欺负的人,要不要奋起还击一样,没什么可犹豫的,国与国之间也是一样 。前秦统一北方后,论实力在五胡时期是空前的,就是先前的后赵、前燕都没有怕过东晋,况苻坚乎!你说条件不成熟,那啥时成熟呢?苻坚作古以后?
【解读淝水之战:被人们误读了千年的一场经典战争】宰相王猛临终前留下遗言,劝苻坚不要轻易领兵南下,而苻坚没听,这也成为苻坚冒进的又一左证 。然而得出这种结论,也是建立在淝水失败的结果上 。苻坚并没有不听王猛的话,王猛死是公元375年,苻坚出兵东晋是383年,期间相隔了8年,苻坚并没有南下攻晋,足见王猛的话苻坚还是听进去了 。
8年的时间,足以发生任何不可想象的巨大变化 。事实上,南北双方的军事实力也已悄然变化,向有利于北方的方向发展 。更为关键的是,当时的前秦,“民户殷富,四方略定 。东极沧海西并龟兹 。南苞襄阳北尽沙漠”,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上,都已经具备了统一的基础,而“唯建业一隅未能伏”,不能不说是个天大的遗憾 。苻坚也多次表达过这种遗憾,比如在一次郊游时,苻坚就说,“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没灭东晋已是他一块心病,连玩都玩不下去了,不打行吗!
- 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哪个对中国历史影响更大?
- 盘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 淝水之战始末:揭晓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历史真相
- 2017美剧排行榜前十名,傲骨之战最值得一看
- 刘邦和项羽:从亡秦之战看刘邦项羽的军事才能
- 一文解读商品规格细则 商品规格是什么
- 全面解读两种酒区别 威士忌是什么酒和白酒有何区别
- 杀神白起坑杀45万赵军 中国历史上最大歼灭战,长平之战
- 黑神话悟空游戏剧情分析 预告片游戏剧情解读
- 解读清朝十二帝年号中的意蕴:清朝皇帝的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