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取得了硕大的发展,规模化养猪场越来越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解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但同时,规模化养猪场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 。据统计,每头猪每天大约生产5.5L排泄物,每年大约排泄9.53kg的氮,一个万头猪场每年至少向周围环境排粪便1.38万吨,均匀每日排污水210t,排放的恶臭高达230余种,由此可见,规模化养猪场是畜牧场中的污染大户,加强规模化猪场的排泄物污染管理已迫在眉睫 。
1、规模化养猪场主要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1对空气的污染
规模化猪场大多数高密度饲养,猪舍内滋润,粪尿排泄燎企,而猪粪恶臭成分高达230种,加上猪呼出的二氧化碳,大量有害气体(如氨、硫化氢、甲烷、粪臭素和硫醇类等多种臭气混合体)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病原微生物等排入大气后,可随大气扩散和传播 。当这些物质的排出量超过大气环境的承受力(自净能力)时,将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 。据测,一个年出栏10万头的猪场,每小时可向大气排出近148kg氨气、13.5kg硫化氢、24 kg粉尘和14亿个菌体,这些物质的污染半径可达5公里,而尘埃和病微生物可随风传播30公里以上 。
1.2对水体的污染
生猪对日粮中氮和磷的吸收率惟独30%~35%,其余大部分被排出体外,经粪尿排出的氮、磷和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陷入自然水体后,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后,水质便会恶化 。有机物被水中的微生物降解,水生生物(主要是藻类)产生多种有害物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这种水体很难再净化和恢重生机 。另外,养殖场粪污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它们随粪尿陷入水体后,以水为媒介进行传播和扩散,可引起一些传染病传播与流行,如猪瘟、猪副伤寒、猪肺疫等,危害人和动物健康并带来经济损失 。
1.3对土壤的污染
当今畜牧生产中大量使用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抑制有害菌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如硒、铜、砷等金属元素,而这些无机元素在畜禽体内的消化吸收利用极低,在排泄的粪尿中的含量都相当高 。这些粪污要是不经无害化处理直接陷入土壤,粪污中的有机物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一部分被植物利用;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土壤得到净化或改良 。如粪污施入量超过了土壤的承受力(土壤自净能力),便会浮现不尽全降解或厌氧腐解,产生恶臭物质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引起土壤成分和性状发生改变,破坏了土壤的基本功能 。
2、规模养猪场污染防控的技术措施
2.1合理规划、适应规模,注重生态效益
从总体规划和保护环境出发,建场时必须把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充沛考虑粪污处理与可利用的环境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排水方便、无污染、排废方便、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场 。最好同时考虑能与当地的立体农业相结合,达到变废为宝、相互促进的目的,能使生态农业综合、持续、稳定地增长 。总之,建场时既要着眼于近期效益,又要考虑长远环境、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
2.2建设规模化养猪场要与种植业相配合
吸取国外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先污染后管理的教训,在建规模猪场之初就要充沛考虑粪便及污水的处理问题 。采取规模化猪场与种植业基地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果树基地等相配合的模式,种植公司和规模化猪场达成协议,签订合同,猪场的粪便经处理后被种植公司采用,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或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果树基地等,形成种植基地+规模化猪场生猪生产的模式 。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模式改为:公司统一管理,各小猪场分散于各村、各养殖户,使猪场产生的粪便能够及时有效地就地消化,既做到了变废为宝,又将猪场排泄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降至最低 。2.3改变水冲式清粪,推行干积粪工艺,减少排污总量 。
- 东莞康泰疫苗加强针出来了吗?
- 新冠疫苗已经接种加强针了还能进行序贯加强免疫吗
- 安徽大手笔鼓励规模化养殖
- 德安县加强节日期间生猪屠宰监管工作
- 金华市农业局督查东阳市养猪场污染治理工作
- 各地猪场拆迁补偿大全
- 广东:河源源城部署黑臭水体及周边养猪场整治工作
- 广东河源源城部署黑臭水体及周边养猪场整治工作
- 江西荷岭镇12家养殖户已签订猪场拆除协议
- 禁养风暴,临近年底,你的猪场可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