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如麻的游侠是怎样收买人心的

为游侠这个群体列传的,首推司马迁 。他给游侠下了个定义:“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这样的人,的确不多见 。不过,我就不明白了,如果一个人能够言出必行,乐于助人,不怕牺牲,又不爱出风头,这么完美为什么又“不轨于正义”呢?是这个正义有问题呢,还是把侠客夸得偏离于事实?
司马迁的游侠列传里详细描写的只有郭解一人 。不过,光是这个样本也差不多了 。郭解是河内轵县人,相面者许负的外孙 。他的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 。少年时残忍阴毒,心中愤慨不爽时,曾经杀了很多人 。他不惜生命去替朋友报仇,窝藏亡命徒去抢劫行凶,又私铸钱币,盗挖坟墓,这样的事多得数不清,只是,每次他都幸运地逃脱了,或者遇赦而回 。等到郭解年龄大了的时候,开始检点了,就以德报怨,行善而不期望回报 。但他内心阴毒的性格并没有改变,因为睚眦小事而报复的事还经常干 。少年人仰慕他的行为,经常为他报仇,也不让他知道 。
其实,写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不轨于正义”是什么意思了 。我们可以看看一个“不法”的人是怎么样收买人心的:
郭解的侄子仗着郭解的势力,邀人喝酒,强行灌酒;人家生气了,杀死了他的侄子,逃走了 。郭解的姐姐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 。那凶手回来把情况跟郭解说了,郭解认为凶手没错,是侄子无理,放了凶手,收葬了侄子 。大家更加称赞郭解了 。
郭解看到有人对他很傲慢,就暗中嘱托尉史对这个傲慢的人特别关注,不让他服役 。这个人得知后很羞愧,负荆请罪 。少年也越发仰慕郭解了 。
于是乎,大家什么事都卖着郭解的面子,他人脉太广了,不把事情办成,就不会吃人家的酒饭 。附近的贤人豪杰都纷纷去拜访郭解,半夜排在他家门口的车就有十几辆 。是的,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尤其成全的是仇人,这种你我做不到的事,他做到了,当然很牛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你我和李白都做不到的,他做到了,自然更牛 。至于那个行为粗鲁却无辜的侄儿,至于那些成全他们快意的刀下鬼,至于被藐视的国法、人性、天理,谁在乎呢?快意的人是不会在乎的,羡慕这种拥有随意处置别人性命的权力和潇洒的人,也是不会在乎的 。


我们知道,在汉武帝强迫豪强迁徙至茂陵这一政令中,郭解虽未够迁徙的资格,但在汉武帝的干预之下,仍然被迫搬走了 。我说过,我很讨厌汉武帝这种强迫豪强迁徙的恶法,更讨厌他不守自己定的法令,把不合资质的人也圈进里面 。但这不代表我同情或赞美郭解 。按郭解的为人,他是不会罢休的 。果然,郭解哥哥的儿子杀了当初提名郭解迁徙的杨县椽 。后来,门客又杀了杨县椽的父亲杨季主,杨的家人告状,门客又在宫门口杀了告状的人 。收留郭解的籍少公,也自杀了 。
官府虽然追查了他许久,但发现郭解杀的人都在大赦之前,无可奈何 。
可无所不能的郭解居然还是死了 。原因是郭解的一位门客杀了一个说郭解不贤的儒生,并把儒生的舌头也割下来了 。官吏让郭解交出凶手,但郭解确实不知凶手是谁 。官吏便如实禀告,说郭解无罪 。——这个时候,御史大夫公孙弘说了:“郭解以平民身份为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 。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 。”于是,武帝就把郭解的家族给族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