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新知识长真本领挑“金扁担” 中国之最知识600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江西农业大学老师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讲解树木知识 。廖镇宇摄
江西省峡江县马埠镇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现场 。陈福平摄
峡江县金坪民族乡南下村党支部副书记石玉莲(中)和其他村干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陈福平摄
引子
“在学校里第一次知道了水稻直播技术,这个‘直播’不是电视直播,而是把种子直接播撒到田里 。”
2022年10月22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后,二十大第二场“党代表通道”开启 。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西省峡江县金坪民族乡南下村党支部副书记石玉莲,在此起彼伏的快门声中,自信地介绍起自己2013年进入江西农业大学学习后的收获,“以前我们种田得先育秧再插秧,一个人一天最多插一亩,学了这个技术,10分钟就完成 。”
石玉莲能够进入大学学习,得益于江西省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中办、国办2021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 。鼓励各地遴选一批高等职业学校,按照有关规定,根据乡村振兴需求开设涉农专业,支持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采取在校学习、弹性学制、农学交替、送教下乡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高等教育,培养一批在乡大学生、乡村治理人才 。”
早在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就提出了“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2021年12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介绍,“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升级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已累计招生87万人,毕业55万人 。”
2004年,江西省4个县级教学点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参加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2011年9月,在总结部分地方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江西省印发《关于在全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通知》,提出“从2012年起,每年培养6000名左右农民大学生” 。近年来,江西省各级财政投入4.5亿元,招录“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7万余人,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累计招生约8.2万人 。目前,江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人数由2012年平均每个行政村0.4名增至近5名 。
从田间到高校,农民为何上大学?农民怎样上大学?毕业后干得怎么样?日前,采访人员在江西实地探访 。
平均入学年龄33.6岁,农民为何上大学?
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为乡村着力培养一批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
4月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里春意盎然、繁花似锦,林荫路上人来人往,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大步流星赶往教学楼 。偶有几张黝黑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普遍30多岁,个别年近半百 。
“他们是学生家长吗?”
“不 。他们也是大学生,是‘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 。”石玉莲爽朗地笑道 。
求学不分职业,有志不在年高,近期“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分批回江西农业大学报到,并参加为期1个月的集中授课 。10年前,石玉莲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第一次走进江西农业大学;10年后,她作为农民导师,在这里给大学生们分享学习和创业经验 。
一名农村妇女,咋当上了农民导师?这得从石玉莲的经历说起 。
1993年,石玉莲高考落榜 。她相继开过餐馆、办过酒厂,一度也曾赚些小钱,末了还是亏损居多 。思来想去,石玉莲决定干回农业老本行 。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种地有啥难?石玉莲起初信心满满,现实却令她屡屡碰壁 。2005年,中药材吴茱萸市场行情好,石玉莲投入3万元种了60亩 。然而,乡亲们一拥而上扩大种植面积,吴茱萸集中上市后供大于求,每斤售价从35元跌至18元 。2011年,她又改种竹荪,没成想菌丝接种技术不过关,“别人亩产300斤,我亩产60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