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蜀人为何雕刻这头“庞然巨兽”? 历史成都之最

来源:中国新闻社
作者:单鹏
编者按:
国宝之美 , 穿越古今 , 器以载道 , 恢弘万千 。每件珍稀文物背后 , 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 , 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 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 。从2023年5月1日起 , 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四) , 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
收藏于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展厅中的石犀 , 凭借3.3米的身长、1.2米的身宽、1.7米的身高 , 以及约8.5吨的体重 , 成为成都博物馆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镇馆之宝” 。这件出土于2012年的石犀 , 是迄今为止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形制最大、时间最早的圆雕石刻文物 。
两千多年前 , 蜀人为何雕刻这头“庞然巨兽”?石犀与镇压洪水 , 以及“天府之国”形成有何关联?两千多年后 , 石犀从重现人间到陈列展出 , 经历了怎样的波折?还有哪些谜团?成都博物馆副馆长黄晓枫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采访人员:石犀从重现人间到陈列展出 , 经历了怎样的一波三折?
黄晓枫:1973年 , 成都天府广场北侧的成都电信大楼破土动工 。工人在开挖地基时 , 发现一块动物形状、体形庞大的大石 。考古专家赶到现场后 , 初步确定这是一件红砂岩雕刻的石兽 。由于当时挖掘技术不到位、保护条件有限 , 这件露头的石刻未挪动 , 就被回填 , 石兽再次“沉睡”地下 。时隔近40年 , 成都电信大楼拆除 , 原址修建四川大剧院 。2012年12月 , 修建过程中 , 这头“沉睡”了两千多年、形状似犀的石兽终于重见天日 。
2012年12月 , 石犀在四川大剧院建筑工地出土 。成都博物馆供图
石犀为红砂石质 , 长期掩埋于地下 , 一朝出土 , 需要进行严格的文物保护和修复 , 否则会逐渐风化、剥落甚至损毁 。研究人员首先结合妥善化学处理 , 用手工剔除的方法 , 去除石犀表面的钢筋水泥和附着物 。由于长期埋藏于地下 , 石犀受水土中盐分侵蚀 , 需进行科学细致的脱盐处理 。研究人员花费两年时间 , 反复使用无酸脱盐纸张 , 吸附提取石犀中的水分及侵入内部的盐分 , 使其达到能在空气中放置的稳定状态 。其后 , 研究人员对石犀表面粉化、破损部位予以加固和修复 , 以阻断粉化进程 。修复工作持续了近三年 , 最终在2015年10月 , 石犀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 被移送至成都博物馆展厅 。
经考古发掘人员研究判定 , 石犀埋藏的地层时代在战国至汉晋 , 其形态风格则呈现出早期圆雕石刻简约、厚重的风格 , 雕刻年代在战国晚期至秦 , 是四川目前所见这一时期最完整的圆雕石刻文物 , 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同时期最大的圆雕石刻 。石犀整体雕刻风格粗犷古朴 , 作站立状 , 躯干丰满壮实 , 四肢粗短 , 下颌及前肢躯干雕刻卷云纹 。石雕成型后 , 工匠磨光石犀表面 , 当时雕刻者的用心 , 于此可见一斑 。
中新社采访人员:两千多年前 , 蜀人为何制造这头重达8.5吨的“庞然巨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