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书名教授《当代十大名师特色语文内涵解读》 中国十大名师( 五 )


程少堂从2002年开始的一系列大型公开课(《荷花淀》《咏雪》《子衿》等),“都有意识地探索一种文化语文风格,即从文章、文学、文化等三个层面来解读文本,特别重视在文章、文学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文化意蕴的解读 。以期教出语文味来” 。2003年在对“语文味”定义的解说中,出现了“语文味”即“文化味”这样的说法――它表明语文味研究即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追求具有“文化语文”风貌的独特教学风格和“语文味”教学流派阶段 。
之后随着“我的实践探索,并吸收学术界的建议,把‘语文味’的阐释中原本有的‘文化味’直接加进定义”,从而丰富和完善了“语文味”的内涵:“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
“文化语文”中的“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积淀、一种濡染、一种智慧,引导学生沐浴传统、丰富涵养、提升悟性 。“文化语文”就是要在丰富的文化熏陶、传承、感染和建构中进行全方位的精神塑造,感受真善美,培养高尚的人生情怀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
(八)黄厚江“本色语文”内涵解读
黄厚江倡导“本色语文”,追求本色的语文课,建构本色语文体系 。他的构建有深刻的思考,系统的把握,理论的支撑 。又在构建中形成自己的见解,闪烁着“本色”的品质 。“本色语文”教学有两个操作机制,一个是“和谐共生教学法”,另一个是“树式共生课堂结构” 。“本色语文”是黄厚江语文教学主张与实践的结晶与精髓,是对“非语文”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其教学思想流行于当今语文学界 。有较大的影响 。
所谓“本色语文”,简单地说,,语文就是语文,让语文还是语文 。从反面说,不要让语文课成为政治课,成为历史课,成方故事课……语文课从内容与方法上,都要紧扣语文 。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
“本原,是目标和任务;本真,是规律和途径;本位,是方法和效果 。但本色不是守旧,本色不是倒退,本色也不是无为 。本色,不排斥其他风格;本色,不反对创新;本色,更不放弃更高的追求 。本色,是语文教学的原点 。你可以走得很远 。但这里是出发地 。”“语文本原”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语文本真”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语文本位”: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 。
(九)赵谦翔“绿色语文”内涵解读
赵谦翔倡导“绿色语文”,它是对急功近利、唯考是图的“灰色语文”的一种匡正 。“绿色语文的本质就是充满诗意的语文 。”赵谦翔认为,提出“绿色语文”,旨在回归“语文”与“人文”统一的学科本真属性,是纯天然的、诗意的、可持续发展的,让语文永远不脱离人生 。“绿色语文”是他语文教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语文陶冶性教学的一次尝试,它必将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
“绿色”本是个环保概念,一是纯天然的,二是可持续发展的 。所谓“纯天然”,是指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本真属性的回归,语文是返璞归真,不加雕饰,充满真、善、美的人文学科;它是对急功近利、唯考是图的“灰色语文”的叛逆和挑战,不仅“为高考”学语文,更要“为人生”学语文,因而它是“可持续发展的” 。“纯天然”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绿色语文”的本质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