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用人,不以地位高低论取舍 。
其次,曹操在用人方面还颁布了一条重要命令:“惟才是举令” 。凡是有才能的人,都予以重用 。由于这一命令的颁布并付诸实施,天下贤士争相归附 。曹操知人善任,惟才是举,不以地位高低论取舍,必定表现出爱才如命、求贤若渴的特点 。曹操为了得到一个人才,不惜采用任何手段 。他礼贤下士,广招贤才,天下贤士归附他,有如水之归海 。
网络配图
给后来的降将以来投之路 。不仅如此,曹操还采用挖墙脚的办法,从敌方挖人才. 曹操虽然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用人惟才,但同样摆脱不了嫉贤妒能的狭獈思想的束缚 。
曹操既要笼络天下贤士之心,广开贤路,而对一些“狂傲”之徒又不能容忍 。曹操虽然知人善任,但有时也有不明之举 。最重要的一点,是曹操多疑,爱猜忌 。
总之,曹操之所以为曹操,就在于他有得有失,不失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真人 。他“用人惟才”,为许多中下层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仕进的机会,也为许多出身低贱的壮士提供了一显雄风的舞台 。曹操在用人方面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
在这一点上,不难看出,不管《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如何的尊刘抑曹,但在用人的具体描写中,却始终掩盖不住曹操的熠熠光彩,字里行间不时闪烁着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赞美之辞 。作者把曹操用人的得失与他事业的兴衰交织在一起,交相辉映,铸成一座赫赫丰碑,矗立在读者眼前,让曹操用人之道的熠熠光辉,照彻古今 。
纵观孙权的用人之道,有一个显著的特色,那就是敢于大胆起用新人
网络配图
孙权任用周瑜破曹操于赤壁之时,周瑜不过二十几岁,人们呼为周郎;周瑜死后,孙权又任用鲁肃接管军国大事,使曹操不敢正眼觑江南;鲁肃之后,吕蒙接任,也是少年英俊,才华横溢,败蜀汉“五虎大将”之首的关羽于荆州,为东吴夺回了这一战略重地;后刘备起倾国之兵伐吴,报杀弟之仇,孙权更是大胆起用白面书生的无名小辈陆逊,陆逊风流儒雅而韬略滿腹,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刘备于猇亭 。
【决定三国最终格局和走向的竟然是用人之道】由于孙权采取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用人策略,使东吴在这场斗争中人才辈出,后继有人,没有出现蜀汉类似的人才危机 。
在这一点上,东吴显得比蜀汉棋高一着,筹高一等,确实是一条宝贵的经验 。
人才困乏是蜀国为什么最早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刘备善于笼络人心,礼贤下士 。
其次,刘备也采用挖墙脚的方法寻觅人才 。“五虎大将”之一的赵云,就是他从老同学公孙瓒那里挖过来的 。刘备善于笼络人才,也善于运用人才 。
网络配图
但是在用人方面刘备势必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起用新人(而这又恰恰是魏吴都颇为重视的) 。因此,在这场智慧与力量的抗争中,一旦老将旧臣死去,蜀国就陷入了人才危机的窘境,面对魏吴新人辈出,人才济济的繁盛局面,就显得力不能支了 。
应该说,人才困乏是蜀国为什么最早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
这,刘备岂能摆脱干系?刘备在很多时候还表现出任人惟亲,赏罚不明,全“小义”而忘“大义”的积弊 。
- 三个无名刺客为主公复仇竟然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 三国时期关羽和张飞为什么铁了心追随刘备?
- 三国历史上的名将们:谁堪称是三国时代的常胜将军
- 第一东吴名将周瑜的死致使三国统一推迟了50年
- 项羽帐下五大将分别有谁?最终命运如何?
- 揭秘:三国历史上杀死魏延的马岱究竟是什么来头
- 三国最牛的十大神奇预言曹操煮酒论英雄
- 三国时期:迫使蜀汉走上亡国之路的三大原因
- 三国疑云:刘备为什么在失去荆州后会冲动伐吴?
- 明末四件事暗示着王朝最终陨落:哪四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