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疑云:刘备为什么在失去荆州后会冲动伐吴?

刘备伐吴一事也算是整个三国最有名的公案之一了?
首先我想提示一点:古人的乡土观念之浓厚程度几乎是今人难以想象的 。而割据巴蜀的刘备集团的基石正是荆州士人群们,这一点是理解蜀汉很多政策的基础(尤其葛相几乎后半生都在走这根钢丝),伐吴亦不例外 。且不论其余,仅从人事上着眼,如果坐视荆州易主而按兵不动,难免如武二郎所说,“冷了兄弟们的心”,所以,即使是一种姿态,这一仗也是非打不可 。君不见,伐吴令下,除了益州士人秦宓站出来说了几句天道,唯一劝谏的便只有河北元从赵子龙,而诸葛亮以下荆州冠盖们纷纷不置一词 。倒是战事失败后诸葛亮借怀念法正的缘由,真真切切做了一回“事后诸葛亮”,不过“就复东行,不复倾危”云云,也不过是自己奇谋为短,孝直若在陆伯言何足道哉之类的牢骚罢了 。
但是,如果说此战是一场认真准备在荆州大打,一定要收复荆州的战争,恐怕犹有未周之处 。简单说,蜀汉基本没有把握通过战争恢复关羽失败前荆州的格局 。对于此中关节,田余庆先生在《<隆中对>再认识》一文中说的很清楚:
【三国疑云:刘备为什么在失去荆州后会冲动伐吴?】荆州本是四战之地,赤壁战后纠纷迭起 。后来孙刘妥协,刘备所得不过长江以南、湘水以西郡县,这并非荆州的发达之区,不能凭以抗拒孙吴用扬州为资而随时可能发动的攻击 。刘备主力入蜀后,孙权不会长久容忍留在荆州的刘备势力,刘备也难于长久维持在荆州的军事存在,这是很清楚的事 。……所以,问题不在于刘备之弃荆州,而在于荆州之不得不弃 。
田先生所言“孙刘妥协”一事,指的是建安二十年的湘水之盟 。该年孙权索荆州不得,一怒之下开衅,令吕蒙夺三郡,刘备亲至公安争夺荆州 。此时刘备新定蜀中,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正在向个人事业的巅峰迈进,这次争夺荆州之战更是派出关羽前驻益阳(张飞、马超应亦随征,因张郃连续攻击巴西时原应驻守此地的张飞消失,兵进宕渠时才返回,而《山阳公载记》曰关张马三将与刘备俱会,此事只可能发生在此时),更有诸葛亮居中调度(参见《诸葛瑾传》: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如此超豪华阵容,只因为曹操攻汉中,不得已匆忙收尾,东西中分荆州,等于承认吴国的既得权利,为日后埋下祸根 。而如今能独当一面的关羽已经不在,孙吴的实力与决心均比上次有过之而无不及,汉国又哪里有争夺荆州的资本?简单说,以汉国薄弱的实力,荆益事实上是无法兼顾的 。当然,这个论断的前提是,下游的盟友是孙吴,我对孙权的评价很简单:一个乱世里的高级混子 。可以说,自从他与吕蒙关于荆徐之争的晤对结束,联盟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
关于伐吴的真实动机,或可参详第三者更为公正的评述 。魏国谋士中,对这个问题分析的最透彻的是刘晔,对于魏国朝野认为刘备无实力伐吴(这也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印证了蜀汉的真实目标绝非夺荆州)的论调,他分析道:
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馀 。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於终始之分不足 。
这里的意思说的很明显,“用众以示其有余”,也就是要打就要大打,要一次把所有的家底亮出来,以在谈判桌上拿到合适的价码 。放在现代政治中,这也是很有效的策略,其实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前十七年的新中国 。当然,这种赌局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两弱相争时,强大的那一方不能拥有很强大的政治智慧,显然,曹丕满足这个条件,比起孙权来,他实在还嫩的很,“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从这句话看来,刚忙完禅让的他似乎真的把自己当成尧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