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历史学家对明朝早有定论,认为明朝(1368年-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国祚276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大而又比较有成效的封建王朝 。有评论说,“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盛世(黄金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 。当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并非虚言妄言 。
但明朝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是一个推翻暴元统治,却皇帝无能、政治黑暗、官员腐败,最后在内忧(农民起义)外患(后金入侵)之下灭亡的封建帝国 。尤其是对于明朝的皇帝,几乎没有一个名声好的:杀人如麻的洪武、灭人十族的永乐、蟋蟀皇帝宣德、兵败被俘的正统、热衷仙术的嘉靖、二十七年不上朝的万历、木匠皇帝天启、亡国之君崇祯等等,似乎他们每一个都可作为帝王治国执政的反面教材 。
按说,明朝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南方统一北方而达到统一全国的帝国,是有其特殊功绩特殊地位的 。假如以事实说话,明朝创造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正面第一:明初天下大治,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万历中兴等,一个接一个,一派盛世景象;明朝疆域最大时东、南至海,北抵西拉木伦河、阴山,西包西藏、云南,东北达外兴安岭,西北及哈密,包括内地两京十三省、南海诸岛,并曾在东南亚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影响力波及整个亚洲和非洲东岸,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岛,使得中国势力范围达到顶峰时期;明朝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属于发达阶段,后世计当时朝廷税收,明朝的经济规模世界第一;文化科技一派欣欣向荣,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在此,《三言两拍》也出现在此,长篇小说中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堪称一代巨著;郑和下西洋、万历援朝战争、明长城修建等举世瞩目……
【为什么明朝皇帝风评不高:清朝统治者的贬低】 在这许多令人称颂的业绩面前,为何人们仍旧把明朝皇帝看得是一名不文呢?其中原委错综复杂,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原因,更有误解与偏见 。笔者斗胆提出些自己的未必正确准确的看法:
其一,正确看待明朝皇帝的所作所为,坚持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 。
以现代人的哲学思维,对许多事情都能辩证地看待,这无疑是一种进步,更是一种原则 。对于帝王这个特殊的职业,要放在大环境、历史性、辩证地看待 。譬如,昏君杨广尚闻其灭陈之功,宋徽宗赵佶也被承认其在书画界园林建筑界的地位;明君如汉武帝刘彻受累于晚年的巫蛊事件,唐太宗李世民的弑兄逼父也为许多人所不齿,但他们确实治国颇有功绩等 。一般说,瑕不掩瑜,尚见其瑕,是明智的;瑕若掩瑜,不见其瑜,就片面了 。显然,民间对明朝的帝王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不见其瑜,以至名声不好,是出现对明朝帝王评价不准的重要原因之一 。
其二,理智分析明朝历史的评价点评,坚持公正的全面的态度对待 。
历史本应实事求是记载人物事件,但史官立场与环境氛围不可能不影响对记载史料的公正度问题 。我们知道,清朝为了维护满族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禁锢国民的思想,还和中国的流传了数千年儒家文化中的糟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特殊了国人品格----奴性!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是以奴才自称,鲁迅先生笔下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人形象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当他们心中有所不满时,只会怨天怨地,“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一般不会报怨制度,报怨政府,报怨帝王,更不用说去反抗 。故许多史官在记载明朝史料时,不惟实只唯上,朝廷需要什么就写什么,无法准确反映历史真相 。
- 为什么古代宦官总是会专政?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 探秘:为什么说诸葛亮和刘备合谋害张飞?
- 揭秘嘉庆皇帝死因之谜:真的遭雷击死亡的吗
- 揭秘:一代枭雄桓温为什么会被两位千古名相嫌弃
- 汉灵帝刘宏标价卖官敛财的皇帝汉灵帝刘宏简介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vivos6为什么停产了
- 专门去逗利是,为什么要逗利是,红包的由来
- 专家教你认清自己颜值,如何认清自己
- 为什么和尚要下山去化缘:因为饭菜不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