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稻盛和夫热的两大陷阱

稻盛哲学和阿米巴可以学习,但不必迷信,世界上没有一招致胜的“葵花宝典” 。
某集团企业A事业部在咨询专家精心辅导下,精益管理做得有声有色,员工参与度不断提高,第一年就取得了丰硕成果,所以续约进行第二年辅导 。
某日,集团老总告诉咨询专家,公司决定让A事业部做先导,请专家导入阿米巴 。
神奇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导入阿米巴仅八个月,就获得“人均附加价值提高28%”的惊人效果 。这位老总骄傲地告诉专家:阿米巴真的很管用!其实这28%是精益改善的结果,阿米巴只是把结果以一种特定的形式核算出来而已 。
后来,在老总的推动下,其他事业部也开始争着导入阿米巴 。结果可想而知,业绩快速提升的美好故事就只发生在实施了精益辅导的A事业部 。
引用此案例是想警醒企业经营者:稻盛哲学和阿米巴可以学习,但不必迷信,世界上没有一招致胜的“葵花宝典” 。
▽▽▽
稻盛和夫为什么这么热?
在当今中国,稻盛和夫之所以受欢迎,至少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因为在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经营者们常常感到身心疲惫和灵魂无处安放的窘迫,期望在精神上抱团取暖;
▌第二,因为过去膜拜、追随和试图照搬西式管理,到头来收获甚少,很想找到新的模式;
▌第三,稻盛和夫兵不血刃的“阿米巴”成功故事(缔造两家世界500强,拯救日航)具有所有成功学元素,契合了企业经营者未来轻松走向成功的强烈愿望 。

警惕稻盛和夫热的两大陷阱

文章插图
笔者注意到,在当下的这股“稻盛和夫热”中,有“理念派”和“技术派”两个不同分支 。为了做成各自的“生意”,他们都采用了神化稻盛和夫(理念)和阿米巴(技术)的成功学套路,并以抽象的语言,不断强化“只要……就能……”这样一个“短逻辑”认知,把企业经营业绩提升演绎得非常简单、结果十分美好 。
这种“成功学”已经或将要对我国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思维和经营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必须引起警惕 。
▽▽▽
只要学好用好稻盛哲学
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笔者1980年代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开始阅读稻盛和夫的著作 。在过去20多年职业生涯里,深深体会到人性和爱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对西式管理中的博弈思想和考核至上的绩效主义持批判态度 。与西式管理思想相比,笔者更推崇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 。
如果能结合实际,活学活用稻盛哲学,对企业经营管理无疑是有益的 。但是,如果把稻盛哲学当成至上的教条来膜拜,就可能误入歧途 。
国内“理念派”的观点是:只要学好用好稻盛哲学,企业经营的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这是颇具杀伤力的“成功学”表达,其逻辑的正确性容不得半点怀疑,但如果理性思考就会发现,学好用好稻盛哲学是何等的不易!
如此“成功学”的逻辑之所以有人相信,是因为人们往往被美好的结果所吸引,却很少理性思考获得结果的条件(只要……),再加上稻盛和夫神一般的存在和激励,很容易让人深信不疑 。
在这种思潮影响下,许多企业经营者会要求公司员工诵读稻盛和夫著作 。笔者问过多位热衷稻盛哲学的老板:学习稻盛和夫著作到底该如何落地?老板的回答是:根据专家的落地建议,公司严格要求员工定期写读书笔记、谈心得体会 。
如此这般的“落地”完全是自欺欺人的假把式,对企业经营的贡献微乎其微 。通过阅读稻盛著作写读书笔记等,即便能够带来些许价值,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