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热闹说三国之乱世义侠太史慈( 五 )


最有趣的 , 是孙策还要给自己入侵行为作个解释:“刘繇过去指责我跟逆贼袁术勾结 , 进攻汉朝的庐江 , 这么说是不对的 。为什么呢?我父亲死后 , 手下兵数千人 , 都在袁术那里 。我为了创立自己的事业 , 不得不为袁术打工;既然受人指派 , 就不得不指哪打哪;但袁术后来不遵臣节 , 自弃作邪僭事 , 我劝谏他不听 , 所以我不得不跟他划清界限 。”
在这段话里 , 孙策先是三个“不得不” , 把自己完全摘干净:侵略责任归于袁术;又用一个“与叛逆决裂”的漂亮理由 , 解释了为什么由他独享胜利果实 。居然还表示:“今刘繇丧亡(刘繇病死 , 《三国志》说是在太史慈投降以后 , 但从《江表传》的这段记载看 , 应该是之前或者几乎同时) , 恨不及其生时与共论辩 。”流露出一副死无对证、有冤没处诉的委屈 。
其实耐人寻味的 , 不是孙策是怎么说的 , 而是他为什么要这么说——按说 , 这个英武的少年英雄本不该如此在乎“政治上正确”的 。显然 , 他认为要争取太史慈的支持 , 他就必须要为自己鸠占鹊巢的行为找一个说得过去的“大义名分” 。
孙策确是英雄 , 不但毫无胜利者的骄横 , 还这样推心置腹 , 由不得吃软不吃硬的太史慈感动 , 表示听命 。于是孙策提出:希望太史慈跑一趟豫章 , 探视一下刘繇的儿子 , 看看他还有没有一些支持者;再观察一下豫章太守华歆的虚实 , 当然 , 孙策更重视的 , 是刘繇留下的那一万多残余部队 , 他要太史慈“宣孤意于其部曲”:来去自由 , 既往不咎 。“乐来者便与俱来 , 不乐来者且安慰之” 。还爽快地表示:带多少部队去 , 由你说了算 。
太史慈立刻答应:“慈有不赦之罪 , 将军量同桓、文 , 待遇过望 。古人报生以死 , 期于尽节 , 没而后已 。今并息兵 , 兵不宜多 , 将数十人 , 自足以往还也 。”
孙策的部下对太史慈很不放心 , 纷纷劝告孙策不要放虎归山 。孙策自信满满:“子义舍我 , 当复与谁?”
孙策的自信来自何处呢?《江表传》再次给了我们更详尽的答案:“策初遣慈 , 议者纷纭 , 谓慈未可信 , 或云与华子鱼州里 , 恐留彼为筹策 , 或疑慈西托黄祖 , 假路还北 , 多言遣之非计 。策曰:‘诸君语皆非也 , 孤断之详矣 。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 , 然非纵横之人 。其心有士谟 , 志经道义 , 贵重然诺 , 一以意许知己 , 死亡不相负 , 诸君勿复忧也 。’”


什么是孙策所谓之“纵横之人”呢?这个“纵横”的意味更多是“合纵连横”(代表反复无常、两面三刀)还是“纵横天下”(代表有争夺天下的欲望和能力)呢?我以为两者都有 , 后者甚至可能更多 。因为从孙策“虽气勇有胆烈 , 然非纵横之人”的逻辑关系来看 , “气勇有胆烈”者 , 往往是“纵横之人” , 只不过太史慈是个另类而已 。下面的解释得更清楚:太史慈是有“义士情结”的人 , 这种人有原则 , 重信誉 , 不会做对不起朋友的事 。
这些话当然都是赞扬 , 可是换一个角度看 , 是不是也是说:尽管太史慈才能卓越 , 但不是“搞政治”的材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