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贪吃如何毁掉一个帝国?

宋朝遗留下来的美味,如饺子、汤圆、元宵、小笼包、爆米花等等却依然温暖中国人的胃 。相较于历史遗产,古代的秦俑、汉墓、唐陵、明墙,宋朝最后的遗产更加贴心,因为胃是距离心脏最近的地方 。
网络配图

(一)不该存在的繁荣
公元976年,这是宋太祖赵匡胤即位的第十七年,这一年春天,赵匡胤来到了西京洛阳府祭祀,结束祭祀后的皇帝没有立马还驾,而是饶有兴致的在洛阳住了三个月 。事实上,这位极具战略眼光的军事指挥家发现了东京开封府的弊端,其一,相比于洛阳和长安,开封不但没有山河之塞,反而位于“四战之地”的中原地区,这对于丧失北部屏障燕云十六州的宋王朝来说是致命的;其二,黄河给开封带来了无穷的漕运便利,但是黄河的水患也使得开封在生死线上徘徊,早在战国时期,秦朝大将王贲就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入魏国都城大梁,是的这座城市与国家一同消失在版图上 。但是宋太祖迁都的提议遭到了大臣的反对,特别是自己弟弟赵光义的反对,赵光义一句“在德不在险”,让皇帝无话可说,最后只得对侍从说了一句“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
【北宋:贪吃如何毁掉一个帝国?】东京开封府,是唐代的汴州,相较于历朝帝王建都的洛阳和长安,这座城市显得不是很出名,甚至狭窄的城区感觉无法容下皇帝 。真正激活这座城市的魂魄的人就是有五代十国第一明君之称的后周世宗柴荣,世宗显德二年(955年)下诏,在原有州城外围另筑新墙,这就是新罗城,此举使得开封的城区面积一下扩大了四倍多;显德四年(957年),“诏疏汴水北入五丈河,由是齐鲁舟楫皆达于大梁”,次年“诏浚汴口,导河流达于淮,于是江淮始通舟楫” 。就这样,一座“北方水城”魏然屹立在了中华大地之上,船只南来北往络绎不绝,享尽漕运便利,繁荣对于开封只是时间的事情 。
通达的北宋漕运四渠:繁华架在漕运之上,谁能想到,繁华终究是浮华
在宋太祖迁都计划破空以后,宋朝的皇帝一致致力于建设这座城市,在11世纪到12世纪,开封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商业与交通上“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但不幸被这座城市的开创者之一赵匡胤严重的是,这座城市的繁荣也使得游牧民族对其唏嘘不已,最终脆弱的城防使得这种城市倒在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金戈铁马之下 。
网络配图

(二)贪吃时代
明明知道在开封建都,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一方面是巨大的冗兵,造成劳动力的缺乏以及巨大的军饷支出,一方面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特别是后者,在1004年辽圣宗南征,剑指澶渊,东京告急的时候就暴露无遗,这个朝代为什么会一直守着开封这座城市,这座城市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人类的本性中的本性,不是陋习的陋习——贪吃 。
贪吃的前提是吃饱,在唐朝中后期,长安居住的皇帝有时候都会有吃不饱饭的症状 。只要江南进贡的粮食不能及时运到关中,所有人都吃不饱饭,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因为士兵吃不饱饭,发生了哗变,史称“泾师之变”,吃不饱饭的士兵想绑了皇帝换粮食,所以唐朝的粮食问题可见一斑,所以隋炀帝大肆消耗天下民力开凿的大运河,很大程度是为了让关中的皇族大臣百姓能吃上饱饭 。偏偏河道的运输,在三门峡一带,总是翻船,使得关中一带粮食供应问题越来越严重,建在黄河和大运河枢纽位置上的开封却不是这样,南方的粮食源源不断通过运河运到开封,这座城市就成为了一座能吃饱饭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