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造一个衣带诏,董承果真是奸诈小人?

衣带诏是三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事件 。《后汉书·献帝纪》记载 , 建安五年正月 , 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等 , 受汉献帝密诏诛杀曹操 , 不料谋划泄露 。曹操于是杀掉董承等主犯 , 并夷灭其三族 。
史书上关于衣带诏的描述 , 仅有这些 , 相当简单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更是一笔带过: “五年春正月 , 董承等谋泄 , 皆伏诛 。”至于许田围猎、伏完献计、以血写就、家仆告发、太医下毒、宁死不屈等等情节 , 固然精彩至极 , 但不过是罗贯中的小说家言 。
【捏造一个衣带诏,董承果真是奸诈小人?】然而 , 尽管有《后汉书》的白纸黑字 , 衣带诏一事中却又有许多疑点 , 不免让人质疑它的真实性 。具体来说 , 疑点有三:
▍衣带诏: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 。汉献帝时 , 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县 , 与汉献帝发生矛盾 。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 , 秘密传给董承 。网络配图
其一 , 相对于《后汉书》的言之凿凿 , 《三国志》、《资治通鉴》有不同的版本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 , 建安四年 , 董承约见刘备 , 想要拉拢他一同对付曹操 , 于是便告诉了对方 , 皇帝曾赐予自己衣带密诏以诛曹操 , “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 , 当诛曹公 。”
注意 , 原文的用词是“辞受” , 辞在这里的意思不是告辞 , 而是告诉 , 可见董承并没有把衣带诏原件给刘备看 , 只是口头告诉对方 , 我有这么个东西 。
《资治通鉴》的说法类似 , “初 , 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 , 与刘备谋诛曹操 。”这里的用了个“称”字 , 称即自称 , 也就是董承是自称有衣带诏这个东西 。本文为趣历史原创 , 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
从多出的“辞”和“称”这两个字来看 , 陈寿与司马光并不太相信衣带诏确有其事(至少对此保持非常大的质疑) , 两个人都认为它很可能是董承自己编造出来的 。
其二 , 官渡之战时 , 袁绍没有使用衣带诏作为讨伐曹操的口号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 袁绍与曹操进行官渡之战 。开战前 , 两人先来了一通嘴仗:
曹操以鞭指袁绍曰:“吾于天子之前 , 保奏你为大将军 , 今何故谋反?”绍怒曰:“汝托名汉相 , 实为汉贼!罪恶弥天 , 甚于莽、卓 , 乃反诬人造反耶!”操曰:“吾今奉诏讨汝!”绍曰:“吾奉衣带诏讨贼!”
这里 , 衣带诏使得袁绍讨伐曹操变得名正言顺 , 然而这又是罗贯中的虚构了 。正史中 , 官渡之战时袁绍丝毫没有提到衣带诏一事 。非但如此 , 袁绍这方的谋臣还以师出无名为理由劝阻出征 。
如谋士沮授这样说:“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 , 今举师南向 , 于义则违 。”骑都尉清河崔琰也劝阻道:“天子在许 , 民望助顺 , 不可攻也!”
▍刘备参与衣带诏并签订义状 , 收得部分朝廷重臣人心之后 , 便开始“也防曹操谋害 , 就下处后园种菜 , 亲自浇灌 , 以为韬晦之计” 。可惜韬光养晦的结果 , 还是被见识过人的曹操怀疑 , 一出惊险万分的“青梅煮酒论英雄”过后 , 知道不但国贼难诛 , 自身还有生命危险 , 于是打起跑路的主意来 。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