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遗嘱大公开:曾力保岳飞甘为江山毁清誉

中国考古界2006年的最大发现 , 终于随着引人争议的拆迁开发工程而诞生 。在建设过程中发掘的一宋代古墓 , 日前出土了包括秦桧亲笔遗嘱在内的一批重要文物 。该份被专家初步认定为秦桧“政治遗嘱”的文物 , 书写在一块长达2.2米、宽约50公分的绸缎上 , 据消息人士透露 , 初步鉴定秦桧该份遗嘱作于高宗绍兴十四年(1145年) , 时年55岁(秦桧生于哲宗元佑五年 , 1090年) , 即其死前(1155年)十年 , 岳飞含冤被杀(绍兴十一年腊月 , 1142年1月)后三年 。
岳飞画像
秦桧在该份遗嘱中 , 首先告诫子孙远离政治 , 自己深知将“获谴汗青” , “蒙羞万年” , 叮嘱子孙在他死后万莫贪恋禄位 , 急流勇退 , 也不可在风暴来临后为他争辩 , “庶几可得苟全性命” , 并对几个已身据高位的族人详细指示了退出政坛的方略 。专家正是据此认定此书信为家族内的政治遗嘱 。
秦桧《遗表》曰:“”死生夜旦之常 , 难逃大数命义 。臣子之戒 , 敢竭愚衷 。属馀息之将辞 。恋清时而何及?伏念臣早缘末学 , 奋自书生 。当见危致命之秋 , 守策名委质之分 。画疆之遣 , 元枢飞掩 。报之符存赵之陈 , 具寮奉惩断之指 。仓皇皇奔走从君 , 衣冠不变于中华 , 觐会自依于常度 。虽历九死其未悔 , 犹冀一言而可兴 。草徽庙之二策 , 身居营窟 , 心在周行 。洎浮海以言旋 , 举同朝而趣异 。下石而挤者纷至 , 奉身而退者累年 。荷上圣之深知 , 排群疑而复用 。延登右揆 , 峻陟维垣 。专秉任于钧衡 , 奉畴咨于帷幄 。入而告后 , 玉音常许 。其无心出则称君 , 舆论共推于得体 。上遵成算 , 复建中兴 , 惟聪明睿智之绝伦 , 因古昔帝王之未有 。
挺身死难 , 救民于仗节之初;修睦休兵;寻盟于奏峨眉山之后 。是谓乐天 , 以保天下继代 , 以率功名居然 。甯亲以甯神 , 盈城而盈野 。德之厚也 , 臣何力焉?臣感陛下推心委用之诚 , 进期毕命;睹陛下求治焦劳之切 , 退欲忘身 。但知方疾以尽公 , 不敢辞难而避事 。仰勤宸注 , 亲屈帝尊训词矜恻于孱躯 , 天步迈临于寝室 。戴恩慈之俯逮 , 徒感咽以何言 。顾愚臣知遇之若斯 , 虽举族捐糜而曷报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臣上负乾坤之造 , 莫知药石之功 , 病在膏盲 , 命垂晷刻 。阙廷注想 , 难瞻穆穆之光;黾鼎妥安 , 尚抱拳拳之恨 。念吁天而靡逮 , 忍将死以犹言 。文虽不伦 , 义或有取 。伏望皇帝陛下 , 惟新盛德 , 谨保清躬 , 万寿无疆 。行奉东朝之养五兵 , 不试永居北极之尊 。益坚邻国之欢盟 , 深思社稷之大计 , 谨国是之摇动 , 杜邪党之窥觎 。以治乱为著黾 , 以贤才为羽翼 , 事有未形而宜戒 , 言或逆耳而可从 , 缓刑乃得众之方 , 训本乃富民之术 。虽渊衷之素定 , 在愚虑之实深 。凡此数端 , 愿留圣念臣形留神往 , 泪尽辞穷 。忧国有心 , 敢忘城吨之策;报君无路 , 尚怀结草之忠 。”
据已经详细阅读该份文物的一位匿名专家介绍 , 秦桧在该份遗嘱中表明自己坚信对金议和是当时的“国情”下保全家国的唯一出路 , 也曾经和岳飞直接探讨过此问题 , 但岳飞表示“要为不可为之事” 。而宋高宗其实并不反对北伐作战 , 因为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令他“为江北百姓所夙夜仰望” , 显然皇帝很陶醉这种救世主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