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载沣之弟载涛在后来的回忆中曾分析道:“慈禧太后执掌政权数十年,所见过的各种人才那么多,难道说载沣不堪大任,她不明白吗?我想决不是 。她之所以属意载沣,是因为她观察皇族近支之人,只有载沣好驾驭,肯听话……慈禧太后到了自知不起的时候,光绪帝虽先死去,她仍然贪立幼君,以免翻她从前的旧案 。”
紫禁城的黄昏
1910年的载沣,已经在上一年成功地把心腹大患袁世凯以“足疾”赶回了河南老家 。以摄政王为代表的皇族少壮派,貌似左右了1910年的中枢政局 。但摆在他面前的,仍然是党争阴云和日益激进的立宪派 。
公元1910年1月1日,也就是大清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日,离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的终结只剩下了不多的时光 。再过两年零一个月多,隆裕太后和尚在冲龄的溥仪,将在紫禁城养心殿挥泪对臣工,举行最后一次朝见礼仪 。
但在这一天,重重宫墙遮掩着的帝国的皇帝和大臣们,还在波澜不惊地处理政务 。这已经是新政改革的第九个年头,帝国的统治者们希望可以整合传统社会并守住清廷的统治 。
这是一个寒冷的北方早晨 。
头天黎明的大风刮走了北京城密布的彤云和满天的雪意 。什刹海北沿,醇亲王府邸的南大门开了,一辆马车驶了出来 。那马车是由两匹白马拉着的四轮轿顶车,两旁是护卫的马队 。此时大概是五更天左右,京城陷在一片深蓝色的微曦之中 。
轿子沿着王府东墙根走进了甘水桥胡同(今甘露胡同),然后又转到了鼓楼西斜街 。到达鼓楼的时候,天渐渐放亮 。穿着厚重棉袍的行人们缩着脖子走在清冷的街道上 。昨日的大风扮演了清道夫的角色,使得京城看上去不那么肮脏了 。马车经过鼓楼前的一道短墙,轿子里穿着锦绣官府的人掀开了轿帘,瞧了瞧外面 。从蒙古高原吹来的寒风扑入了轿子,轿中人打了个寒颤,心里紧了紧,放下了帘子 。马车接着驶过鼓楼大街、地安门大街,进入紫禁城巨大的红色宫门 。
受命于危难之际
每当走到养心殿附近,摄政王载沣就自然而然地严肃起来 。尽管只有二十六岁,载沣此时已经是大清帝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自从一年多前长子溥仪入继大统成为大清国的小皇帝,治理这个广袤国家的重任就落在了皇帝的本生父醇亲王身上 。最近他刚刚得了一个女儿,在有了两个儿子之后,这个小格格的诞生,令年轻的父亲感到了一丝久违的喜悦 。
“早朝”是宫廷里最隆重的事,宫里专用名词称“早起”,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在养心殿召见军机大臣、王公、满汉大学士等最高级核心权力层的官员们,传达谕旨、听候奏对、接受觐见,偶尔也在乾清宫召见封疆勋吏 。一般要持续两个小时左右 。
在慈禧太后和他的哥哥光绪皇帝死去之前,身为王公、军机大臣的载沣在无数个冬天的早晨站在养心殿里,恭敬地接受明殿的黄纱屏或者东暖阁的黄幔后面传达下的旨意 。作为天潢贵胄,他的政途也算出奇地顺利 。1901年,年仅十八岁,载沣就以皇弟身份,出使德国,为上一年德国公使遇难向德国皇帝赔礼道歉 。因为据理力争不向德皇行跪拜礼,为清国赢得了外交上的小小胜利,年轻的亲王声望激增 。光绪三十三年五月(1907年)他被授“军机大臣学习上行走”,不到一年,便成为军机大臣 。但是能够成为大清国实际上的一把手,载沣大概并没有想到 。
诸多史学家认为,是慈禧的私心让她选择了三岁的溥仪“继嗣同治,兼祧光绪”,同时让性格软弱的载沣摄政,准备在接下来的新皇时代继续垂帘听政 。载沣之弟载涛在后来的回忆中曾分析道:“慈禧太后执掌政权数十年,所见过的各种人才那么多,难道说载沣不堪大任,她不明白吗?我想决不是 。她之所以属意载沣,是因为她观察皇族近支之人,只有载沣好驾驭,肯听话……慈禧太后到了自知不起的时候,光绪帝虽先死去,她仍然贪立幼君,以免翻她从前的旧案 。”
- 袁崇焕诛杀毛文龙之谜:袁崇焕为何杀掉毛文龙?
- 诸葛亮离皇位只差一步为何不夺权称帝
- 魏延为何不是五虎将蜀国第六强武将死的最冤
- 普通玉石烧热放入活狗嘴中,十年后价超百万,血玉为何如此值钱?
- 慈禧年间的大太监李连英是位什么样的人物?
- 贞观之治为何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不朽的传奇
- 历史揭秘:契丹族为何未能在五代时期夺取中原?
- 手握世界最强航母朱元璋为何不敢动日本
- 揭秘清王朝最后十年反思慈禧多疑罢免奕
- 魏延被杀之谜:诸葛亮为何容不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