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刘邦与寡妇大嫂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二 )


网络配图
对这个肚里有点儿墨水的小弟弟 , 刘邦倒还能另眼相看 。刘交因为比刘邦小了二十多岁 , 也很依赖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哥哥 , 哥儿俩的感情一直不错 。刘邦在丰沛起义后 , 刘交也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去打天下 , 成为了哥哥身边掌管机要的大秘书 。刘邦打到关中灭了秦王朝 , 刘交因功被封为文信君;楚汉之争时 , 刘交仍然跟随在刘邦左右 , 转战于关东各地 。因此 , 刘交为汉家天下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 是老刘家出的唯一货真价实的功臣 。
刘邦本来是小儿子 , 大哥一死 , 加上后妈又生了个小弟弟 , 他就成了爸爸不疼 , 后妈不爱的中子 。可妈妈在世时 , 已经把他娇惯得不成样子了 , 养成了放任不羁、大大咧咧的性格 。他最烦的就是安分守己地做事、老老实实地做人 。他小时候曾经在马公书院读书 , 可惜不是这块儿材料 , 刚刚识文断字就坐不住板凳了 , 经常因逃学玩耍被老师训斥 。加上他好逸恶劳 , 不愿意下地劳动 , 常被父亲训斥 , 骂他连自己哥哥的小拇指都不如 , 是个没出息的“无赖” 。刘邦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后来他当了皇帝 , 为庆祝未央宫建成而宴请文武百官 , 当时太上皇刘太公坐在上席 。刘邦举杯祝酒时 , 情不自禁地对刘太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想当年您总认为我是游手好闲的无赖 , 不像哥哥刘仲那样养家赚钱 , 经营产业 , 现在你看看 , 我和哥哥刘仲相比 , 究竟是谁的家业更大?”群臣听了 , 哄堂大笑 , 连呼万岁!不知刘太公听后作何感想?
战国时期 , 天下崇尚武力 , 在各诸侯国除了军队外 , 私人则有形形色色的准军事的帮派团伙 。著名的平原君(赵国)、信陵君(魏国)、春申君(楚国)、孟尝君(齐国)的所谓“四君子” , 实际上就是各自国内的帮派老大 。在各地甚至乡间 , 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团伙 , 团伙内讲究义气 , 提倡舍命相助的侠肝义胆 , 其中的头头就是大侠或小侠 。
年轻的刘邦就是家乡丰邑的小侠 。他虽做不到独霸一方 , 武断乡曲 , 但也能呼朋引类 , 周围聚集了一群听他招呼的不良少年 。
网络配图
刘邦豁达大度 , 对这些小哥们儿豪爽仗义 , 别看他口袋里没什么钱 , 也挣不到钱 , 可出手很大方 , 在外吃吃喝喝欠了人情 , 就把他们领回家吃饭 。有一段时间 , 他因为犯事惹上点儿麻烦 , 不得不离家出走躲避官府的刁难 , 于是时不时地领着一起避难的哥们儿到大嫂家蹭顿饭 。大嫂领个儿子本来生活就不太容易 , 现在小叔子他自己来吃闲饭不算 , 还带些不三不四的人回家 , 实在是让人心烦 。一天快吃饭时 , 她大老远地看到刘邦和几个人正往自己家里来 , 就急中生智 , 故意用勺子刮锅 , 声音很大 。刘邦的狐朋狗友们以为大嫂家是饭后正在刷锅洗碗 , 蹭饭肯定没戏就走了 。结果刘邦回来掀开锅盖一看 , 饭菜俱全 , 内心的酸甜苦辣让他终生难忘 。等到他当了皇上 , 给兄弟亲戚封王封侯 , 唯独空下了长嫂这一家 。他的老爹刘太公提醒他是否忘了 , 刘邦说 , 封侯这么的大事 , 我怎么会忘呢?只是因为嫂子当初为人太刻薄而已 。直到第二年 , 才勉强封了长侄为羹颉侯(羹颉是刮锅的意思) , 还是没忘了报复以前的寄人篱下之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