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大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蒙元之后有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清朝要比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要长的多,持续了近三百年之久 。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独一无二的 。那么,大清帝国能够镇压四方的武力支柱又是什么呢?
清军入关时兵数仅20万余,连同眷属并奴仆最多百万,进入汉族的汪洋大海之后,却能在不长的时间内有效平定汉族等各民族、各种政治势力的反抗,建立起对全国持久而稳固的统治,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个谜,是令历史学家倍感兴趣并希图解开的一个历史之谜 。
网络配图
但在中国人乃至中国的学者看来,将这一现象渲染成为“历史之谜”,却未免有些过甚其词、大惊小怪 。因为事实似乎很清楚,清朝能坐几百年的天下,那是因为他们“汉化”了,“汉化”使他们继承了汉唐宋明等中国传统王朝的一整套统治制度,这是他们得以维护数百年统治的基础 。其实老一辈史学家早已指出过,清朝的统治特点,是沿袭明而不同于明,正是这些不同于明之处,造成清朝统治得以成功的诸多特征,而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就是八旗制度 。清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一再强调“八旗为我朝根本”,极言这一制度对他们统治的重要性 。
八旗劲旅:“打江山”的根本
从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大金国的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算起,到1644年入关占领北京,一共只有28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这个水滨山野、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女真部族,就完成了统一诸部、开国奠基、攻占辽沈、建立清朝并定都北京这一系列的功业,所用时间之短、发展速度之快,实在令人震惊 。对此,深想的人其实不多,泛泛说起,便提到女真(后来的满洲)人的骁勇善战 。殊不知骁勇善战的北方诸民族,呼啸驰骋于山林草原并不自满洲人始,何以只有少数几个,能够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心,演出一场叱咤风云的、有声有色的活剧?这除了需要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之外,还需要的,就是组织 。正如同金代女真不仅有完颜阿骨打,还有“猛安谋克”制,后起的努尔哈赤能够克敌制胜,靠的不仅是骑射技艺,更重要的,是八旗这个后来成为清代制度的组织 。
八旗之始,起于牛录额真 。牛录是满语(niru),本义为“大箭”,派生义为由大箭持有者自愿结合的十人围猎群体 。明朝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年,公元1601年)前后,努尔哈赤对牛录组织首次进行大规模改造与重建,参照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将所聚之众每三百人立一牛录额真统管,改编后的牛录被分别隶属于黄、白、红、蓝四旗,以纯色为辨 。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年,1615年),努尔哈赤再次对牛录组织进行改造,完善了牛录—甲喇—固山的体制 。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 。黄、白、蓝三色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合为八旗 。八旗建立自此始,亦即为满洲八旗的源起 。
八固山(八旗)是牛录组织的扩大,也继承了牛录的组织特点,首先是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其二是军政一体,有事抽调,无事归旗,“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 。作战时绝无粮饷军器之运转,军卒皆能自备而行,这是八旗劲旅行军作战骁勇神速的原因之一 。皇太极即位后,在八旗满洲之外又增设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从此八旗有满洲、蒙古和汉军之分 。从此擅长突骑野战的八旗蒙古成为满洲人的左膀右臂,而擅长操作火炮等重兵器的汉军八旗的加入,对于原来只轻骑兵、轻火器的满洲人来说,亦有莫大助益 。但八旗仍是八旗,权力始终集中在满洲贝勒手中,是绝不可旁落的 。1644年入关时的八旗劲旅,在对农民军与明朝残存势力的战争中以一当十,摧枯拉朽,那是八旗武力最精锐、最强盛的时期 。
- 百万大军云集护卫赵构面临5千敌军就逃跑了
- 宋神宗大搞军事改革却为何对外战争仍屡战屡败?
- 揭秘#039;书生枪手冯运修为何惨遭日伪军残忍杀害?
- 清中期为何有汉军出旗的现象?这对清中期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揭秘古代神算军师刘伯温旷世预言:烧饼歌之谜
- 新歌声冠军历届冠军 新歌声冠军
- 三国兵器黑色护甲堪比南蛮藤甲军也不为过
- 蜀汉有10万大军竟最先灭亡诸葛亮拿了一副什么烂牌
- 皇太极怎样运用手腕宰割手握重兵的八旗诸王?
- 烈火军校白小姐是谁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