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晚清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四十七年 。长期以来,有关慈禧的史学论着和文艺作品,大都只讲慈禧祸国殃民和抱残守缺的一面,其实,慈禧也有热心开放、重视现代化的一面 。也正因为她对于现代化的好奇,一时高兴,竟然造成了中国酒驾第一案的发生 。
说起慈禧太后重视现代化,不能不说清朝的铁路工程 。着名的明清史学家孟心史的《明清史论着集刊》中有一篇题为《记陶兰泉谈清孝钦时事二则》的文章 。
说的是早在1903年、即光绪二十八年,中国铁路史上的两项新工程 。那时芦汉铁路北段已经工竣,又增修了由京至芦、和由高碑店至易县的两节 。
当时,芦汉路的督办是鼎鼎大名的“会办商务大臣”盛宣怀,藏书家陶兰泉是盛宣怀委派办理颐和园装电灯和芦汉路北京事务局的大员,算得上极时髦的洋务好手 。
网络配图
那时候,修铁路和装电灯都是地道的现代化新事物 。这两项新建设都是在慈禧太后关心之下进行的 。
人们不能不承认这位皇太后对现代化的兴趣与关心,但也不能不注意她的特别动机 。装电灯是为了在颐和园里更酣畅地享乐,白天玩不够,晚上再来玩,这时候电灯比起蜡烛之类可就显出非凡的优越性来了 。修铁路则是为了上坟,就是恭谒西陵 。总之,慈禧太后的“洋为中用”和人们今天的理解是天差地远的 。
孟心史记述道:“兰泉承宣怀旨,车中备铁床、茵褥枕被 。花车原有卧榻置不用,计吸鸦片烟非此不适故耳 。床横置,面车窗,以巾幔,围之 。……床侧一门,启之即如意桶 。如意桶者,便溺器也 。底贮黄沙,上注水银 。粪落水银中,没入无迹 。外施宫锦绒缎为套,成为绣墩 。”
看看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办法,实在也不能不佩服陶兰泉的干练,确有一些创造发明的天才 。花车的卧榻无论怎样讲究,抽起鸦片来总显得转动不便,难随人意 。现在换为铁床,难怪总管太监李莲英事先审查时,要连呼“晓事”了 。不过这一点,是常人也还可以想到的 。出色的是用水银铺底的如意桶 。那构思之奇妙,真是常人所不能了 。中国的水银矿开采历史,不能说不久远 。但除了用来做防腐剂,使尸体不坏外,只有这一用法最为别致,是连洋人也不曾想到的 。
慈禧大后重视现代化的事例当然远不只是这些 。大凡去过颐和园的人,恐怕都看到过一处十分高大的楼阁式的戏台,这也是当年慈禧太后试验现代化手段的地方 。这座戏台是有转台的装置的,而且在高空还有种种特别设备 。不但舞台场面可以快速转换,避免了落幕换景等等麻烦;连天兵天将的从空而降,也毫不费力 。这自然是机械化的结果 。可惜这座戏台早已废弃不用了 。
网络配图
清宫秘史:慈禧打造的中国酒驾第一案其实,当时慈禧最热衷的是一辆从西洋进口的“老爷车” 。这是有史可查的中国第一辆进口汽车 。1901年,慈禧太后六十六岁大寿来临之际,当时出任北洋大臣的袁世凯花了一万两白银,从香港购置了这辆1898年由美国人杜里埃兄弟设计制造的轿车,献给了慈禧太后 。
慈禧太后在检阅大臣们上贡的寿品时,听说这辆洋车不用马拉就能跑,感到很奇怪,立即口谕当场进行表演 。看到洋车真的隆隆地跑起来,慈禧太后情不自禁地问道:“这车跑得这么快,要吃许多草吧?”这句问话虽然十分可笑,但是,当时却没有人敢笑出声来 。
这辆洋车是一辆黑色木质车厢、黄色木质车轮与辐条、铜质车灯、实心轮胎、两轴四轮的敞开式古典汽车 。乍看上去,就其外观与其说是一辆汽车,倒不如说它更酷似昔日的一辆四轮马车 。在它的车厢内设有两排座位 。前排座位是司机席,后排座位则是乘客席,前排只能乘坐一人,后排可以乘坐两人 。在车厢的上方撑有一顶由四根立柱支起的车篷,车篷的四周围缀有黄色的丝穗 。
- 甲午战争惨败真的是因为慈禧挪用了一半军费吗?看看当时有多腐败吧
- 光绪皇帝真的是被慈禧毒死的吗
- 揭秘史上让男人们神魂颠倒的三个狐狸精
- 慈禧最宠爱的儿媳被同治帝所厌恶独守空房
- 慈禧太后死后有多惨竟被人割喉拿走夜明珠
- 慈禧如何利用天津教案让曾国藩从道德圣人沦为卖国奸贼?
- 慈禧太后最怕之人为何会是固伦荣寿公主
- 揭秘: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分歧秘闻
- 慈禧在入宫前已经有爱慕对象她的初恋不是咸丰
- 光绪童年深受慈禧虐待,一言不和不打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