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分歧秘闻

帝后党争之势
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和签订辱国丧权的《马关条约》而告结束 , 从此 , 中国陷入更为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 。
社稷难以保守 , 清廷的政治统治当然也就失去了依托的基础 , 所以光绪帝于甲午战争后 , “锐欲革新庶政致富强” , “每以维新为宗旨” 。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 , 清统治集团内部的一些官员 , 也纷纷“竞言自强之术” 。
1895年6月 , 陕甘总督陶模上陈《培养人才疏》 , 向清廷提出“救弊补偏之计”十三条 。接着 , 户部侍郎胡燏棻又上《变法自强疏》 , 要求清廷“筹饷练兵”“敦劝工商”“广兴学校”等 。其他一些亲帝官员也纷纷上疏 , 要求光绪帝变法图强 。
作为“两朝师傅 , 十载枢臣”的翁同龢 , 原来在政治上基本上是反对洋务运动的顽固派 。直到甲午战前 , 他对变法维新的思想尚极不以为然 。这从他对康有为的态度变化中可以得到证明 。
网络配图
1895年春 , 康有为来到北京参加会试 , 事先曾拜请时任清廷总理衙门大臣、户部侍郎的同乡张荫桓予以疏通 , 希望能够拜见到翁同龢 。但翁同龢自视贵为帝师、军机大臣等 , 避而不见 。
甲午战争以后 , 翁同龢认识到“非变法难以图存” , 故不惜降尊纡贵 , 主动去康有为的住处拜访 。从此 , 开始了维新派与亲帝势力在相互利用基础上的政治联合 , 亲帝势力也在朝野强大变法思潮的激动下形成了一股帝党势力 。
光绪帝接近并利用维新派 , 力图变法维新的政治举措 , 引起了亲后势力的不满与惶恐 , 与慈禧太后发生政见、权力冲突已经很难避免 。
由于原来亲后的直隶总督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 , 为清议所不容 , 清廷遂将其召入京内“入阁办事” , 失去了政治上的实力和地盘 。
光绪帝利用当时人们痛恨对外妥协议和的情绪 , 于1895年7月又将亲后的孙毓汶、徐用仪等人罢值军机处 , 意在翦除慈禧太后的中枢势力 。
慈禧太后则命令撤去南书房 , 革去翁同龢的毓庆宫差使 , 不给光绪帝与翁同龢公开单独会面交谈的机会 。同时 , 任命听命于自己的王文韶出任直隶总督 , 并重用亲信荣禄 , 很快就再次调整好自己的权力基础与阵容 。
吏部侍郎汪鸣銮、户部侍郎长麟 , 因不满于慈禧太后虽名已归政 , 但实际上仍对光绪帝多方掣肘的行为 , 曾于1894年乘光绪召见之机 , 不无鄙意地劝光绪帝收揽大权 。
1895年12月 , 慈禧太后对此有所耳闻 , 颇为震怒 , 遂翻出这一历史旧账 , 强令光绪帝以“上年屡次召对 , 信口妄言 , 迹近离间”的罪名 , 将这两名亲帝的官员予以革职 , 永不叙用 。
网络配图
如果说以上诸次帝、后的矛盾斗争 , 仅仅是帝、后党争的开端 , 尚未引起慈禧太后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 那么 , 1896年3月的“寇连材事件” , 则使慈禧太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使帝后党争更趋激烈公开化 。
慈禧与光绪“斗法”
寇连材原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小太监 , “太后深倚之” 。慈禧太后将他作为自己的心腹耳目 , 以“伺候皇上”为名派到光绪帝那里 , “使之监督(光绪)行止 , 侦探近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