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东汉帝国衰落不堪却为何大而不倒( 二 )


“问问曹全吧!”
于是曹全被任命为合阳县令 。一到任,曹全就扑灭了战火,剿清了残余的叛乱者,收到了斩草除根的效果(收合余烬,芟夷残逆,绝其本根) 。


接着,曹全又访问本县的三老,携同当地人士王敞、王毕等人体恤民众的急需,慰问年老的人,抚育鳏寡孤独,还用自家的钱买来米粮赠送体弱多病者和盲人 。

曹全的大女儿桃婓等人还配治了由7种草药合成的“神明膏”(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自送到离城很远的亭舍,曹全的下属王宰、程横等人把药送给伤病者,他们大多都被治愈了 。
曹全施行惠政的美名得以快速传播,百姓们抱着孩子、背着东西纷纷返回故里,房屋得以修缮,商店重新开张,虽是多风多雨的时节,粮食也获得了丰收,种田的农民、织布的妇女还有手工业者,对曹全无不感恩戴德 。曹全还广听民意,开明治事,扩充官舍 。
曹全死后,合阳县57名郡县官吏在王毕、王历、秦尚等人号召下,感恩戴德,同心合力在合阳故城为曹全竖起了这座“不朽丰碑” 。

古人的碑文如同今人追悼会上的悼词,赞美的多,批评的少 。
真实的曹全肯定没这么“高大全”,皇帝也不会为剿灭黄巾军的事直接问到他这个县长,碑文所记,有一定夸张和虚饰的成分 。但是,作为一种公开示众、直接记述历史的材料,基本情况和事实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
合阳县是陕、晋之间黄河西岸的一个小县,即使在东汉,这里也是默默无闻的地方 。通过一块石碑,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1800多年前的那场大起义影响有多么广泛 。


可以看出,这场起义远比正史记载的复杂得多,激烈得多 。起义的不仅是张角兄弟这些人,像合阳县的郭家那样,各地都有不少 。但是,像曹全这样的人,拼命镇压起义,也不少 。

曹全有能力,在地方上有一定影响,在他的带领下能形成一呼百应的局面 。合阳县的民变镇压下去了,根据碑文的记载,他们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力量 。
东汉实行郡县制,虽然由于军权高度集中造成了地方军力的空虚,但帝国的架构是完整的,各级官吏体制是有序的,一旦朝廷牵头,可以快速组织起来 。
曹全不是普通农民,更不是丧失土地的奴婢,在成份上他属于地主阶级,他们有财产,有既得利益,是黄巾军革命的对象,不用朝廷号召,他们也会毫无犹豫地站出来与黄巾军作战 。
而这些人,在地方上有很强的势力,汉末各地壁坞盛行,其实就是他们建立起的一个个堡垒,政治上服从朝廷,管理上完全独立,他们才是扑灭黄巾起义这场大火的中坚力量 。


在意识形态上东汉帝国实行以礼治国,大力推行儒术,培养起了众多的“铁杆支持者”,帝国虽然衰落,但他们脑海里的忠君思想从未泯灭,不管多少风暴来袭,帝国仍能支撑下去 。

有人把这些总结为4个字,叫做“大而不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