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 字幼安 , 号稼轩 ,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 , 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 ,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
辛弃疾生于金国 , 少年抗金归宋 , 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 , 条陈战守之策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 , 后被弹劾落职 , 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 , 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 。开禧三年(1207年) , 辛弃疾病逝 , 享年六十八岁 。后追赠少师 , 谥号“忠敏” 。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 , 以功业自许 , 可是命运多舛 , 备受排挤 , 壮志难酬 。
辛弃疾不为人知的一面:在我们的印象中 , 着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是个“文能提笔安天下 , 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 , 一是能写诗 , “想当年 , 金戈铁马 , 气吞万里如虎” , 被誉为豪放派的鼻祖;二是能打仗 , “壮岁旌旗拥万夫 , 锦襜突骑渡江初” 。用现代的语言来说 , 他是武将之中写诗最好的 , 也是诗人之中最能打仗的 , 是个“跨界”的双料冠军 , 以至清代文学评论家陈世焜惊呼:“真词坛飞将军也!”其实除了这些 , 辛弃疾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
网络配图
担负酷吏的恶名
淳熙八年冬天 , 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浙西提刑 , 还没有走马上任 , 就遭到了监察御史王蔺的弹劾 , “台臣王蔺 , 劾其用钱如泥沙 , 杀人如草芥” , 意思是他用起钱来就像用泥沙 , 杀起人来就像割草 。由此 , 辛弃疾有了酷吏的名声 , 还没来得及去上任 , 就被撤销了一切职务 。
辛弃疾给人留下冷酷的印象并不奇怪 , 他年轻的时候 , 在北方义军中曾单人独骑杀了偷盗义军大印的和尚义端 。后来 , 又有过率领五十骑突袭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的壮举 , 这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敢于出手杀人的狠角色 。但真实的情况又如何呢?
事实上 , 辛弃疾对普通老百姓宽厚 , 对下属官吏严酷 。他曾奉命平定南方的茶商叛乱 , 在给宋孝宗的报告《论盗贼札子》中 , 一针见血地指出:“田野之民 , 郡以聚敛害之 , 县以科率害之 , 吏以取乞害之 , 豪民大姓以兼并害之 , 而又盗贼以剽杀攘夺害之 。臣以谓 , 不去为盗 , 将安之呼 , 正谓是耳 。”意思是说 , 这些种田的老百姓 , 州郡一级的官员用过度的征收赋税来害他们;县一级的官员呢 , 用征购各种名目的物资来害他们;底下的办事人员用各种名义索、拿、卡、要来害他们;地主豪强用兼并田产来害他们;而盗贼又用抢劫和掠夺来害他们 , 老百姓不去当盗贼又能往哪里去呢?
辛弃疾认识到真正该严格管理的是各级官吏 , 而不是平民百姓 。这成了他的执政理念和处理政务的出发点 。据《真西山集》记载 , 辛弃疾“历威严 , 轻以文法绳下 , 官吏惴栗 , 唯恐奉教条 , 不逮得遣” 。就是说 , 他对底下的官吏非常威严 , 动不动就对手下进行法律追究 , 那些官员都吓得心惊胆战 , 生怕遵守教条不到位而被谴责 。
-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的意思解释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的意思
- 揭秘北宋欧阳修不为人知的秘密
- 齐天大圣孙悟空一生中不为人知的两大痛苦
- 揭秘古代皇帝那些不为人知的洞房习俗
- 三国中不为人知的秘密:刘备能使双股剑即是高手
- 女皇武则天与薛仁贵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 基努里维斯疾速系列有几部
- 揭秘:辛弃疾为何在临死之际连喊三声杀贼!
- 揭秘:齐天大圣孙悟空一生中不为人知的两大痛苦
- 深刻而痛苦的疾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