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致命失误:未曾想过乾隆死了自己怎么办( 二 )


其实 , 中国的老百姓 , 心中所喜欢、口中所称道、文中所赞颂的 , 还是皇帝的武功:兵力强大 , 不但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外敌 , 还能主动出击 , 开拓疆土 。像汉武帝那样 , 尽管他也喜欢女人、宠幸女人 , 迷信道家方士的长生不老邪说 , 还滥杀无辜 , 莫名其妙地杀了许多人 , 包括自己的儿女 。种种迹象 , 都说明他是个昏君、暴君 , 但是仅仅因为他敢于反击匈奴、出击匈奴 , 后人对他的定评 , 最后还是落在“明君”两个字上 。秦皇汉武 , 其实是两个暴君 , 但是都得到后人的称颂 。
反过来说 , 一个皇帝 , 是不是有文化 , 老百姓似乎并不太计较 。如果你不能组织强大的国防力量 , 总是受周边小国、特别是文化落后的游牧民族的欺负 , 你当皇帝的就是文化再高 , 老百姓也不欣赏 , 更不买账 。不管宋徽宗的花鸟画得怎么栩栩如生 , 不管李后主的诗词写得如何缠绵悱恻 , 最终定论 , 还是一个“亡国之君”!
清代以武力取得政权 , 乾隆皇帝继承祖先“以武立国”的传统 , 有一个“武”字当头 , 在老百姓面前显示的 , 首先就是国力强大 , 所以他的“文化” , 相应地也就显得特别突出 , 于是他就成了被人歌颂的“文武全才”皇帝 。不管怎么说 , 以强大为前提 , 一个有文化的皇帝 , 总比一个没文化的文盲皇帝好不是?
乾隆皇帝最大的缺点 , 或者说最最缺少的自知之明 , 就是过于“恋栈” , 过于留恋帝位 。仅仅因为康熙做了六十一年皇帝 , 他也一定要做满六十年 , 既不想超过他爷爷 , 但也只限于比爷爷少一年 , 以此显示自己的威望成就都不比爷爷差 。—其结果 , 是国家步入了老人政治 , 朝政也不可避免地从鼎盛时期的高峰 , 渐渐跌落到式微的低谷 。
老皇帝在位时间过长 , 对太子来说 , 也是一种压抑:如果是长子当太子 , 老皇帝六十年不退位 , 太子的年龄都有可能超过六十岁了 。历史上多次发生的太子谋位 , 何尝不是因为“等不及”而被逼出来的?
尽管清朝从康熙以后 , 采取不立太子的政策 , 因此也无所谓“太子谋位” , 但是这种潜在的危机 , 总是存在的 。
而皇帝年老 , 难免会出现老年人的通病:爱猜疑 , 爱专断 , 爱偏信 , 爱享受 , 爱听恭维话 , 等等 , 等等 。乾隆的晚年 , 可以说这些毛病都有 。
乾隆遇到和珅的时候 , 正好是六十岁 。他在皇帝的宝座上已经坐了三十五年 。一方面 , 他信心十足 , 自以为仅凭经验就可以绰绰有余地治理好国家;另一方面 , 他也会感觉到心力交瘁 , 体力不支 , 有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可奈何的感觉 。这时候 , 他所特别需要的 , 正是一个善于处置朝政的干才 , 同时又是一个十分听话、而且具有忠心的奴才 , 让他既可以放放心心地继续当他的松心皇帝 , 又可以松松心心地当他的放心皇帝 。而和珅 , 正是这样一个理想的人才 。—可以这样说:和珅在这个时候出现 , 正是最佳时机!再早十年二十年 , 也许乾隆就不会这样赏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