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政权官府密件竟被大量用来包裹鱼肉

喜鹊嘴
古代经常将泄露国家机密称为“漏泄省中语”或“漏泄禁中语”,虽然有制度约束,但故意或无意泄密的行为在历代都大有人在 。
唐德宗时,宰相窦参虽然没什么学问,却精通为官之道,故而在仕途上颇为顺利 。唐代的宰相拥有人事权,可以任免一些中高级官员 。因此,为了保住相位,窦参广树亲党,让他们担任要职,以为其耳目,宰相的人事权力成了他培植亲信的得力工具 。
【南齐政权官府密件竟被大量用来包裹鱼肉】窦参有一个远房侄子名叫窦申,此人是窦参的重要人事参谋 。窦申为人干练,曾官至京兆少尹,不久又迁为给事中 。窦参十分喜爱自己的这个亲戚,经常将朝中机密说与他听,其中说得最多的是关于任命官员的决定 。窦参如果看中了某人该做什么官,便会回家与窦申商量,听听他的意见 。窦申的建议往往与窦参相合,从而更加深了窦参对他的信任 。
在二人交流的过程中,窦申突然想出了一个发财的好法子,就是在每次窦参与其商议好任命某人为某官的决定后,窦申立即将这个消息泄露到那个即将被任命的人的耳朵里,这个人为了能够顺利做上官,便会积极主动地向窦申行贿,以请求他在宰相大人面前多多美言 。往往是这边窦参刚刚与窦申商议好人选,那边金银财宝已进了窦申的腰包 。通过这个途径,窦申果然发了大财 。
网络配图
由于窦申喜欢到处乱说泄密,当时人便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喜鹊” 。时间一长,“喜鹊”窦申的受贿行为便传到了德宗的耳中 。德宗曾不止一次地告诫窦参:“总有一天你会被他所连累,不如将其逐出相府以杜绝众人的非议 。”然而,窦参虽知窦申泄露机密,招权纳贿,却始终狠不下心来,总是回复道:“臣的子侄中没有一个比窦申的能力强,窦申虽然是远房亲戚,但臣向来十分喜爱他,不忍心将其逐走 。我向陛下保证,窦申的这种行为下不为例,永不再犯 。”
然而,贪婪的窦申却丝毫没有改过之意,反而变本加厉,愈发肆意妄为起来 。当时,窦参与兵部侍郎陆贽不和,窦参最担心的就是陆贽得到皇帝的重用 。窦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很快便联合了左金吾大将军虢王李则之与左谏议大夫、知制诰吴通玄等人,假造诽谤之词以陷害陆贽 。德宗闻知后大怒,立即罢免窦参,并将窦申等人一并贬官 。窦参、窦申最终落得个被赐死的悲惨下场 。
窦参、窦申的所作所为属于故意泄露国家机密,窦参身为宰相,竟然将国家机密告知亲属,完全无视保密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作为亲戚的窦申不但不加以阻止,反而使国家机密进一步外泄,并利用其作为招权受贿的手段,更是与保密的原则背道而驰 。“喜鹊嘴”窦申的故事对后世产生了不良影响 。如北宋吕夷简为相期间,也有许多人为了做官经常出入相府,向宰相行贿 。其子吕公绰便效仿窦申之法,将其父任命的决定泄露出去,只不过他获的是名,而窦申得到的却是利 。
贼弟弟
北宋神宗年间,两个久未谋面的故友终于见面了 。经历了数年的宦海沉浮,二人都苍老了不少 。这两个人一个叫杨绘,一个叫滕甫 。酒宴间,杨绘突然问滕甫:“你那个贼弟弟在哪儿啊?”滕甫听罢,会心地笑了 。这里说的“贼弟弟”是怎么回事呢?这还要从滕、杨二人的一次官场共事经历谈起 。
神宗即位后,杨、滕二人均被任命为知制诰、知谏院 。知制诰主要是负责起草诏令,知谏院的工作则是规谏朝政,两个职务均涉及国家机密 。当时宰相曾公亮久在相位把持朝政,并且支持王安石的革新主张,从而引起了杨绘、滕甫等保守派的不满 。为此,他们时刻寻找时机以扳倒曾公亮一党 。恰巧此时曾公亮请求让自己的儿子到登闻鼓院工作,登闻鼓院简称鼓院,是宋代负责接受文武百官的奏章以及百姓申诉的部门 。同时,曾公亮还提拔任命了好友曾易占之子曾巩为史官 。杨绘便抓住了这个由头,趁机向神宗进谏道:“曾公亮身为宰相,却让自己的儿子进入鼓院,这种做法分明是假公济私 。当初曾公亮在越州任会稽知县之时,曾经侵占民田,被知州处理过 。当时,曾巩的父亲曾易占也在越州为官,是他从中斡旋,方将此事给压下来 。如今曾公亮提拔曾巩,分明是在徇私情 。请陛下定夺 。”神宗听罢,转身问滕甫:“鼓院,只是负责传达信息的部门,这与公或私有什么关系啊?”滕甫答道:“陛下,试想如果有人想告宰相的状,还能让宰相的儿子负责传达吗?而且天下人都知道宰相的儿子在鼓院,那么还有谁敢对宰相提出异义呢?还望陛下三思 。”然而,神宗对于滕、杨的建议不置可否 。不久,曾公亮的儿子顺利进入了鼓院,而曾巩也得到了充史馆修撰的职位,专典史事的诏令 。这次较量,滕、杨二人输给了曾公亮,但他们都是性格倔强之人,于是又对曾公亮发起了第二次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