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非常热爱家乡,以与家乡有关的“大顺”作为国号,显出对家乡的拳拳之情 。也许,“大顺”二字起初在不经意间 。后来,在定国号时,呼之而出,当年种下的种子,一下萌发了出来,成为国号之源头 。
对明末农民义军领袖李自成的研究,其范围方方面面,其文献林林总总,堪为汗牛充栋,于历史研究,其意义自不待言 。但,李自成称帝,为何定国号为“大顺”,对其源考,似乎仅见高寿仙先生一文 。
其文推测,李自成大顺国号源于刘伯温先生为明太祖朱元璋卜历数之长短时,伯温卜之曰其基业“三百单八”年,“遇顺则止” 。并佐以李自成军师宋献策“精于六壬、奇门遁法及图谶诸数”为证,进而推论“很可能是接受了宋献策等人的建议,以暗应谶语,表明自己是大明王朝的终结者” 。
对此,笔者颇有疑义 。一是朱元璋与刘伯温论江山历数的故事,不是史实 。一个开国皇帝,雄心勃勃,总希望自己开创的基业延祀万年,此时不至于去想何时终结的事情,所以,这件事本身就是荒唐的,是经不起历史推究的 。退一万步说,如果实有其事,《明史》的编修者不会不收录 。须知,《明史》是由清人编修的,有这样的史实,岂不是清代王朝鼎革前明的最有力的、必然的且万分正当的理由了吗?自然,不见于正史的未必不是史实,但有利于后来统治者的史实,特别是涉及“江山历数”这样的大事件,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必然不会被后来统治者所忽略 。此事,并不见于正史,所以可以断定不是史实 。二是刘伯温所谓“三百单八”年江山,“遇顺则止”的预言为江湖术士之小伎俩,一种明显的巫蓍般的谶语,不大可能在这种君臣对话的严肃场面而言 。三是假定刘伯温能掐会算,一向聪颖谨慎的他,又深知朱元璋脾气秉性,也不会说出这种大晦气的话来,毕竟没必要冒这种杀头的风险 。他后来主动引退,告老还乡就证明了这一点 。四是刘伯温《烧饼歌》《透天玄机》等偈语式的“未来学”,大多出现在晚清到民初,只是假刘伯温之名而已,历史已有定论 。五是一个朝代在还没有灭亡之前,从来没人能具体推断到其灭亡的年份和终结者为谁人 。因此,“三百单八”、“遇顺则止”这些话语,只能是对以前历史的总结,不会成为三百多年前就对历史的预言 。就是到崇祯最后一年的正月,人们可能预感到明朝要灭亡,但也未必能料定崇祯十七年必亡,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用自己的生命去对抗这个“天命”了 。历史的发展告诉人们,虽有殷鉴,但也有汉刘秀的再起和唐郭子仪的中兴,力挽历史狂澜者比比焉记诸汗青 。处在历史飘摇中的王朝,飘摇苟延几年甚至十余年的,翻开厚厚的中国史,不在少数 。因此,李自成包括宋献策等人,在建立大顺朝时,社会上还不会流传“三百单八”、“遇顺则止”这些疯子语的 。
看来,这种以谶语命国号的依据,还不足为凭 。
不过,大顺这个词语,的确是好 。从儒家的《礼记》、道家的《老子》,到司马迁的《史记》,都有阐述,直到现代民俗口语的“六六大顺”,其意不需赘述 。
那么,李自成以大顺为国号的最初动因在哪里呢?
我们有必要先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历代帝王国号的来历 。从夏至宋,国号命名大体有两类,一是以其祖先籍地名,一是以己发祥之地名 。元明清三朝,则以帝王喜好之词名 。李自成自称是西夏王李继迁之后裔,但他并没有以“大夏”为国号,足见其独喜“大顺”一词 。也许有人会说,西夏原本就叫大夏,这会重复,我说,朝代名称的重复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梁唐晋汉周五代全是重复的,而且“魏”作为国名,在历史上有六次之多,可见,这不算什么问题 。
- 唐太宗李世民很可能是胡人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 行李箱初始密码一般是多少 行李箱初始密码一般是怎样的
- 李严深受刘备信任诸葛亮称其堪比陆逊最终背叛
- 李白为何爱当上门女婿:一切竟然是为了捞官做?
- 大隋十八条好汉排名:西府赵王李元霸第一
- 唐代竟已有追星族:魏颢千里追寻李白只为赠诗
- 火车上蓝莓李果如何样 如何样火车上蓝莓李果
- 揭秘:李世民为何拿女儿试探55岁的尉迟敬德?
- 关于李秀成之死:曾国藩为什么决定在南京杀害李秀成
- 明末才女王端淑:替丈夫写诗文置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