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是明末抗清名将,宪之是他的字,道邻是他的号,史可法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历史上对史可法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史可法知恩图报,对师父言听计从,认为史可法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崇祯自缢后要是没有史可法立朱由崧为皇帝,也许清军一入关就直接把中原都走,那我们大汉名族的颜面真是要给丢净了,正因为有史可法,才有后来的李自成,才有反清复明,虽然在之后,李自成的军队自身四分五裂,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维护民族最后一点荣誉上,史可法做了表率作用,明朝许多残余势力就是因为史可法的坚持不投降,才唤醒的名族自豪感,和清军斗争到底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有对史可法的军事和政治贡献持否定态度的,顾城就认为史可法在整个明崇祯年间,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反而作为政治家的他在决策新君王上犯了致命性错误,在军事上虽然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却并没有什么作为,在抗击清军的时候,史可法手下的军队大多都投降,变成清军的战斗力 。没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就不是有血有肉的存在 。
史可法非常孝顺,乡里人都知道这个大孝子,崇祯元年的时候,史可法考中了进士,崇祯八年史可法被提升到右参议的位置,并且有了自己的领地,池州、太平作为史可法把守的两座城池对史可法在军事上的造诣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进攻北京明崇祯帝自缢,朱由崧成为明朝皇帝,并由史可法辅佐,但是受到马士英的陷害史可法被迫离开 。弘光元年,清军南下,史可法驻守扬州,无奈又被马士英陷害,手下大臣左良玉也战死沙场,清顺治二年,清兵围聚扬州城,曾想要劝降史可法,采取不流血的战争,但是史可法固守城池,以少对多 。只好采取大炮强行攻破城门,史可法想要自杀,被手下拦住,说只要将军不死就有希望东山再起,史可法出逃的时候清军下令屠城,史可法站出来投降希望能保存百姓的安危 。史可法死后,被赠予谥号“忠靖”,在现在的江苏扬州,史可法纪念馆被修建起来,作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也算是对这位明末爱国将领的一份缅怀 。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用自身性命换百姓和平】史可法血战扬州
清军南下,并把主力部队全部集中于江南一带,其阵势势如破竹,有一举拿下扬州城的预兆,果然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三路一同进攻,从陕西出发,向东直取洛阳,直逼扬州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万分焦急的情况下,史可法却惊慌失措,没有展现出一名大将该有的基本素质,军中将领乱作一团,对于是否驻守扬州城也产生了一系列分歧,其手下部队见形式不利,纷纷倒戈投降清军,这对史可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
扬州城由于城墙较高,素以易守难攻著称,这一次史可法没有错失机会,利用地形优势,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当然这也和清军的攻城大炮没有运到有关,但毕竟扬州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也为史可法对抗清军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准备,但此刻的一系列缓兵之计不能起到重要作用,面对城墙外清军的摇旗呐喊,试问有谁不会心生胆怯,部下多次劝史可法投降清军,然而一代名将怎能卖国投降,这岂不是要被世人耻笑,史可法义正言辞的告诫部下,我生是扬州城的人,死是扬州城的鬼,你们要是觉得跟着我不能享尽荣华富贵,那么请你们自便 。
结果当晚部下就叛逃清军,真是一派凄凉之景啊 。看着城下的清军,史可法明白自己兵力有限,双拳终归难敌四手,总兵刑肇基为史可法出谋划策,如果能将淮河的水引进来,便可以借助地势高的有利条件,淹掉清军的大本营,史可法义正言辞的回绝了,用水攻会淹死城中百姓这是万万不可的计策啊,并命令之后再有危害百姓的计策一律不能采纳 。清军大炮一到,开始猛烈的进攻,扬州城眼看就要沦陷,史可法已别无他法,想要拿刀自刎,众人见状,忙出面阻止,史可法大义凛然,对清军喊道:“我就是史可法,你们来抓我吧 。”史可法被清军俘虏,清军将领多铎很敬重其爱护百姓的做法,希望他能为清朝效力,史可法破口大骂,多铎没有办法下令斩杀了史可法 。随后,多铎在扬州城内展开了为期十天的惨绝人寰的屠杀,造成了“扬州十日”的悲剧 。史可法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用性命换来的和平竟是这样的不堪一击,也许这就是历史要告诉我们的 。
- 战绩辉煌的名将刘牢之是自杀而死的吗?
- 解密: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名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 一代名将狄青的陨落:宋代对武将过度歧视抑郁而终
- 著名将领傅介子竟能不费一兵一卒斩杀楼兰王
- 唐朝最可恶太监:为捞财诬杀两大名将
- 战国名将甘茂的简介甘茂的故事有哪些
- 常胜将军赵子龙:蜀汉诸多名将中关羽只看得起他!
- 揭秘:一代名将赵云真实身份竟是女子?
- 解析闯王李自成为什么要杀自己的谋士李岩
- 十大三国名将盘点:第一竟是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