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是指待奉主子的奴仆,现在一般用于讽刺,含负面意义 。当我们看古装剧时,看到宫里的人对皇上说话时总爱自称奴才,听多了也就习以为然了 。其实,奴才在古时候最多是用来骂人的,而用来作为自称是清朝的事了 。所以您再看古装剧时,清代以前的人自称奴才那可就是开玩笑了,就好像《至尊红颜》中那位胖胖的唐朝宦官元宝和前太极殿总管太监段常德,经常在皇帝面前称自己为“奴才”,元宝还和皇上说“您别拿奴才开玩笑了”,这哪儿是皇帝跟他开玩笑?是他和观众开玩笑呢!
“奴才”,在中国似乎并不是什么好词语 。不过,即使是“奴才”这一称号,也不是随便就能叫的 。清朝的宦官,作为皇上的家奴,自称奴才是有的 。但如果一下上溯到唐代,宦官们也自称奴才起来,皇上们估计也只能目瞪口呆,不知所以然了 。
“奴才”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匈奴汉国的创始者刘渊就曾经因成都王颖不用其言而导致兵败,而大骂其为奴才 。这种用法一直延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明清时期,“奴才”的用法才逐渐扩大为某些人的自称 。
清时期太监面对皇帝会自称奴才,满族大臣和入旗的汉族大臣面对皇帝也会自称奴才,而没入旗籍的汉臣却不自称奴才,即使官职再大,也不敢贸然自称奴才,只能称臣 。可见,“奴才”一词虽含鄙意,却在清朝典章制度上有着一个特殊的位置 。清朝规定,给皇帝上奏章,如果是满臣,便要自称“奴才”;如果是汉臣,则要自称“臣” 。汉臣如果自称为“奴才”就算是“冒称” 。
“奴才”与“臣”这两个称谓,谁尊谁卑,以今人的眼光,无疑是“奴才”低于“臣” 。但这种判断,与清朝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奴才”一称,从表面看,似不如“臣”字体面、尊严,实则“奴才”要比“臣”金贵得多 。“奴才”,实际是一种满洲人主奴之间的“自家称呼”,非“自家人”的汉人是没有资格这样称呼的 。汉臣称“臣”,并不是皇帝为了照顾汉臣的面子,“特地优待,锡(通“赐”)以佳名”,而是为了与“奴才”一称相区别,以显示汉臣的地位低于满臣 。
【中国古代奴才不是随便能叫的:需要皇帝认可才行】
- 没它不行!古代统治者的愚民七大秘技
- 中国移动动感地带业务中的无线音乐俱乐部和彩铃怎么使用??
- 野史趣谈:古代太监每天在皇宫中做些什么
- 古代买不起三环的房可以住在城门口吗
- 古代令人毛骨悚然的刑罚!用动物杀人
- 战国秦魏 中国史上经典的以少胜多战役之阴晋之战
- 古代也有人建公厕还成了富翁并且盖了别墅
- 太吓人了!盘点中国最令人惊悚的10大蛊术!
- 董卓败坏五铢钱:古代商品经济从繁荣走向衰退
- 揭秘: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契丹族为何集体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