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两大集团内讧:高欢凭借3万军队击溃尔朱家族

从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怀荒镇民杀镇将于景起义开始(见上篇) , 到孝武帝太昌元年(532年)止 , 十年之间 , 战乱几乎遍于北方各地 , 其间建号称王称帝者 , 可稽的在十人以上 。他们造成的结局是高欢掌握了魏朝实权 。如果进一步查考高欢实力的来源 , 又可以找到一条简单明了的线索:头一个建号的破六韩拔陵失败后 , 其部众被安置到冀、定、瀛三州“就食” , 以后即为葛荣所有 。葛荣败后 , 尔朱兆使高欢统其旧部 , 高欢因而崛起 。所以讲高欢发迹的历史 , 不可不从六镇起义讲起 。
六镇造反算不算起义?笔者认为应该算 , 因为这是一大群受统治者歧视的人奋起反抗的行动 。
所谓六镇 , 指太武帝为了防御柔然侵扰而在平城以北、阴山以南设置的六座军镇 。最西的是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 , 往东依次是怀朔镇(今固阳西南)、武川镇(今武川西)、抚冥镇(今四子王旗东南)、柔玄镇(今兴和台基庙东北) , 最东的是怀荒镇(今河北张北) 。
设镇之初 , 朝廷选拔亲贵做镇将 , 用强宗高门的子弟做兵员 。兵将很受尊敬 , 升迁也不受限制 , 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差使 。孝文帝南迁洛阳后 , 情况很快变了 。在雍容华贵而且文雅的洛阳上层人士眼中 , 边防将士只是些愚鲁粗人 , 只有“底滞凡才”才会派去当镇将 。镇将驱使兵士服工役 , 替自己积累财富 。从前的强宗高门子弟变成了“府户” , “役同厮养” 。反之 , 他们在中原的同族却很容易做到上品清要的官员 。魏兰根(参见上篇 , 此人后在孝武帝时官至侍中 , 传见《北齐书》)说得好:他们对比一下 , “理当愤怨!”叫起义也好 , 叫反叛也好 , 总之是因受歧视、受虐待而爆发出来的反抗 。
魏兰根提出“改镇立州 , 分置郡县 , 凡是府户 , 悉免为民”的方案 , 李崇奏报上去 , 朝廷竟不加考虑 。等到战火已成燎原之势的时候 , 孝明帝才想到这个方案 , 赶紧下诏付诸实施 , 但是已经无从实施 , 而且即使实施也不会起什么作用了 。
正光六年 , 继怀荒镇民造反以后 , 沃野镇匈奴族人破落韩拔陵聚众起兵 , 杀镇将 , 年号真王 , 各镇华、夷百姓纷纷响应 。五年 , 他的部将攻克怀朔、武川两镇 。同年又有敦勒族人胡琛在高平镇(今宁夏固原)起兵称王;秦州(今甘肃天水)羌族兵士莫折大提起兵称王 , 他死后 , 儿子莫折天生进而称帝;营州(今辽宁朝阳)民就德兴称王;其余倏起倏灭的还有多股 。孝昌元年(525年) , 又有柔玄镇民杜洛周在上谷(今北京市延庆)起兵 , 年号也叫真王;汾州山胡刘蠡升称天子;北荆、西荆、西郢(在今豫西南的三个州)群蛮反魏 , 首领不称王就称侯 。
北魏政府应付这个局面 , 显得手忙脚乱 , 几乎没有什么成效 。正光五年(524年) , 临淮王元彧、安北将军李叔仁先后被破六韩拔陵打败 。孝明帝因李崇提出过改镇为州的主张 , 认为他有先见之明 , 不顾他年已七十难堪军旅重任的实际 , 派他出征 , 结果自然不会有任何进展 。孝昌元年(525年) , 萧宝寅(南朝齐明帝子 , 梁代齐时北逃)率崔延伯军曾在马嵬(今陕西兴平西)大破莫折念生 。但是萧宝寅攻克了一个县城 , 竟把居民抓来当奴碑 , 部下也都大肆掳掠 。这是逼百姓造反 , 如何能够平乱 。他们得胜后移兵安定 , 与胡琛的部将万俟丑奴交战 , 已经胜了 , 只因急于掳掠 , 缺乏戒备 , 被丑奴一个反扑 , 打得大败 , 崔延伯阵亡 。崔延伯魏勇过人 , 萧宝寅赞他:“关、张不如也!”他的阵亡 , 朝野都为之忧虑 。魏在这年仅有的一次“大战功” , 即是靠柔然阿那环打败了破六韩拔陵 。然而 , 把降众安置到河北几个州后 , 所谓“降户”又引起了无穷后患 。六镇造反本来都在关陇地区 , 把降众迁往河北 , 起的作用是在河北播下了战火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