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八月,弥留之际的雍正帝,没有忘记安排他的老臣,在他的遗诏中嘱咐了让鄂尔泰和张廷玉配享太庙,这让嗜名如命的张廷玉视为了光宗耀祖的殊荣,因为大清朝能享受此待遇的汉臣就他一人,连清初那位被皇太极宠幸的范文程也没有此等荣誉 。
但是,遭逢也要看时运,张廷玉虽然被雍正所宠,却不为乾隆所爱 。在乾隆的眼里,张廷玉就是先皇雍正的秘书,仅仅是代为书写谕旨,无非就是文墨好一点 。他把张廷玉鄙视成了一件供人观赏的玩物 。
乾隆即位之初,张廷玉已经是接近七十岁的老人了,看在三朝老臣的份上,乾隆准许他在紫禁城骑马,又允许不上早朝 。乾隆这么做一方面是出自对老臣的关照,但另一方面,却不无排斥之意,从而在军机处形成了讷亲独自面承圣旨的局面 。
张廷玉历经宦海沉浮,见惯了官场的倾轧,对于君臣之间关系出现的变化,不会没有感受 。只是他一向立身严谨,信奉“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原则,绝不会因此而面露一丝不满,更不会去追究其中的缘由 。
乾隆十三年,张廷玉上疏乞求告老还乡,按常理张廷玉此时已是八旬老臣,请求荣归故里,这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在乾隆的眼里,却认为有不肯尽忠之嫌,他认为作为臣子,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对张廷玉说:“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 。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
乾隆没有批准张廷玉归隐的请求,而张廷玉却三番五次奏清,尽管乾隆反复解释不应退隐的道理,张廷玉就是听不进去,始终不肯罢休 。而结果是张廷玉被强留了下来,还惹得乾隆满心的不悦 。
而这一年,刚好是乾隆心情最糟糕的一年,先是皇后富察氏病逝,乾隆丧失爱妻,接着又是大臣辱命,金川传来战败消息 。乾隆一反常态,大开杀戒,连连的惩治大臣,或杀、或革、或降级流遣,官场上乌云密布,雷声四起,大小官员似乎又突然回到了雍正时代,处在人人自危,岌岌不可终日的恐惧中 。
张廷玉虽然没有卷入到这场风暴中去,但是也没有躲过这场风波带来的余震,他三番五次受到乾隆的点名指责 。
然而乾隆皇帝咄咄逼人的申斥并没有打消张廷玉的思乡之情 。乾隆也很明白他的心思,于是在乾隆十四年发布了上谕说:“张廷玉生长京邸,子孙绕膝,原不必以林泉为乐,城内郊外,皆有赐第,可随意安居,从容几杖,颐养天和 。”
乾隆的这道上谕一方面是告诫张廷玉,为臣的天职在于任劳任怨,决不可倚老卖老邀功 。另一方面,又在提醒张廷玉要知劝 。
无奈张廷玉的乡思已经到了执迷不悟的程度,到了十一月,乾隆见他仍然归心似箭,且老态日增,精采大减,故而动了恻隐之心,觉得强扭着也不行,便允许了他归隐之请 。
如果张廷玉就此和乾隆一别,便可以荣归故里,安享晚年了 。谁知他又节外生枝,自取其辱,反落得蓬头垢面的下场 。
原来张廷玉遂了归乡的心愿以后,又担心起身后能否配享的问题了 。因为乾隆说过“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君恩似水,何况这位新君并不在意他这个老臣,张廷玉不能不为此感到担忧 。而恰巧在这时,他又听到大学士贻直向乾隆进言,说他无功无德,不应配享 。
张廷玉顿时心急如焚,强烈的虚荣心使他忘记了多年以来秉持的甘于淡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方正君之了 。他进宫面见乾隆,请求乾隆不要改变雍正的遗命,流露出一付不讲廉耻的乞恩讨赏的奴才相,平日的清高谨慎完全不见了 。
乾隆虽然对张廷玉有所不满,但心中并没有违抗雍正遗命的意思 。见张廷玉对自己如此防备,提出这般要挟的请求,心中自然十分不舒服,但乾隆还是勉从所请,答应了张廷玉 。
- 大宋顶级武将晚年悲惨结局喝酒都要受老板白眼
- 历史揭秘:朱元璋晚年为何要诛杀亲子燕王朱棣?
- 揭秘:一代明君唐太宗鲜为人知的昏庸晚年
- 这个皇帝晚年酗酒成性儿子活活被他吓死!
- 光绪皇帝宠妃珍妃被打入冷宫其实是自作自受
- 武则天晚年的尴尬:武氏女皇还是李氏媳妇
- 乾隆怎样利用和珅?和珅又怎样上演自作自受
- 唐太宗的晚年伤心事:妻子早逝儿子争嫡
- 慈禧晚年五大男宠各个生龙活虎慈禧竟合不拢腿
- 才华盖世的曹植晚年为什么每日纵酒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