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魏东南一线早期形成背后的两位低调功臣( 二 )


从上述可以看出,刘馥八年左右的经营,扬州一带百姓得以安居,为当地经济的恢复、尤其曹魏东南战线的建立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史载,刘馥组织兴修的水利历经几朝,仍然为当地百姓所受用 。刘馥治理曹魏东南一线,兼有政治和军事两部分工作,但是其突出的贡献仍是对曹魏东南一线农业、军事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修缮的守备也为后来的几次合肥之战曹魏方面积累了经验 。
刘馥逝世前后,曹操已经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但是也遭到了赤壁之战的打击 。因此,曹操更加意识到曹魏东南一线的重要性,于是花费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营建 。首先是安排张辽、乐进、李典镇守东南一线的军事重镇合肥,以保障东南一线其他工作的稳定进行 。尔后,曹操派出了温恢即刻接替刘馥任扬州刺史 。
(图)温恢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县人 。早年丧父,还归乡里时由于家里存有一定积蓄,于是尽散家财以赈济宗族,由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把他比喻为西汉的郇越 。之后,温恢被推举为孝廉,紧接着历任廪丘县长、鄢陵县令、广川县令、彭城相、鲁国相,在任期间都相当出色,有很好的口碑 。随后,他又担任曹操的丞相主簿,深受信任 。
刘馥逝世后,由于东南一带还未稳固,且紧邻战线,曹操立即任命温恢接任刘馥前往扬州,临行前还亲自对温恢说:“我(曹操)非常希望把你留在身边,可是丞相府的事毕竟不如扬州的事务重要 。”随后又派遣蒋济辅助温恢,同时告诉合肥的张辽、乐进“新任的扬州刺史(指温恢)通晓军事,你们凡事都要和他商议 。”可见,温恢不仅擅于治理州郡,在军事上也有独到的见解 。
温恢到任后,其主要的作为在于由物质基础设施的建设转向人事的安排和调度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进攻合肥,温恢对兖州刺史裴潜说“虽然在我们这条战线上遭到孙权重兵进攻,但是我们准备充分不必当心 。我反而担心曹仁将军由于缺乏有力的后援而遭到孤立,现在的天气雨水连绵河水上涨,荆州关羽一定会利用这个优势进行袭击 。”果然,樊城一线如温恢所料 。
当时,为了救援襄阳,曹操下书令兖州、豫州两州兵马前往协助,兖州刺史裴潜和豫州刺史吕贡都以为这是一般的命令,所以没有及时准备,而温恢立刻指出“这正是为了疾驰支援襄阳才下令你们二州前往支援,之所以没有下令紧急召集,是因为不想其他地方的守军都受到惊扰,这一两天内一定会有文书催促你们赶路 。而且张辽等将军也得到了通知,他们军事嗅觉敏锐又长期跟随主公,一定能够很快做出反应 。届时你们这些早收到命令的还没有他们迟收到通知的将领动作迅速,一定会被主公责罚的 。”裴潜等听从了温恢的劝说,即刻轻装前往,事后也证明了温恢所说的正确性 。
可见,温恢不仅对军势的发展有着明确的预见,还对于东南一线各州的配合和人事协调十分敏感 。与刘馥的建设重点不同,温恢治理曹魏东南一线的重心在于加强各州的联动,即主要在人事上下了不少功夫,使得处于曹魏东南一线的各州、各部队能够积极互动、增强合作 。
(图)三国鼎立图

刘馥、温恢二人在曹魏东南一线早期的构建上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刘馥为曹魏东南一线的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温恢在此基础上加强了曹魏东南一线的人事协作,为接下来东南一线的运作提供了充分的人力保障 。因此,刘咸炘称赞刘馥、温恢治理扬州一带“功皆甚著” 。
区域的繁荣需要长久的营造和建设,“立”往往比“破”更重要,其难度也不言而喻 。通过历史我们也能够看到营造地方需要大量的时间、物力、人力,而拥有智慧的执政主官也是提高地区治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