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宁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吕伯奢案的真相

广为人所熟知的,曹操有一句终生定性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中给他添加进去的,奸雄的“真性情”到了这时显露无遗 。
按照演义的逻辑,曹操是在一件他人生中的著名事件里说出这句话的,在这个经典案例里,曹操所扮演的是一个刽子手的角色,“本色”演出让这位后来被追封的皇帝成为名副其实的影帝级别人物 。
【曹操宁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吕伯奢案的真相】历史上没有人能够像他这样畅快淋漓地展现出人性的邪恶面,而且还是以一种光明正大、豪不愧疚的形式 。
我们所知道的,这个事件为后来的中国人耳熟能详,并让曹操在普通百姓心中有了明确的定位 。如果非得给它加上一个题目,我暂且称它为:“吕伯奢全家被杀案始末 。”
事件进程大体上是这样的:
谋杀董卓失败后,成为通缉犯的曹操逃出京城,途径中牟,波澜不惊的演绎了一段“捉放曹”故事,从而有幸结识陈宫,一同跑路 。走了几天后,两人路过成皋,曹操告诉陈宫,他老爹有个结拜兄弟吕伯奢住在这个地方,可以去寻求住宿 。两人来到吕伯奢庄上,吕伯奢热情招待了两人,还主动地出去为两人买好酒 。
曹操与陈宫坐了很久,没见到吕伯奢回来,却是听到了磨刀声 。曹操疑心病发作,带着陈宫搞起了窃听 。他们听到吕伯奢家人,正在谈论着“杀什么东西”的勾当,显然这是两人了 。曹操决定先下手为强,和陈宫拔剑直冲而入,对着吕伯奢家人大开杀戒,不管男女,总共杀了八人 。
等到杀完了人,两人才在厨房里发现了一头猪,两人这才明白,原来吕伯奢家人所谈论是杀猪,而不是两人 。两人只得再次匆匆跑路,途中正巧碰上了买酒的吕伯奢 。起先,由于是做了亏心事,曹操只是和吕伯奢有搭没搭地说上两句,只顾着赶路,没走上几步,曹操“醒悟”过来,拨转马头,赶上吕伯奢,拔剑将吕伯奢杀死 。
陈宫看不过去了,说先前是误杀,还可以谅解,现在为什么还要做得这么绝?曹操说,吕伯奢回到家里,看到死了这么多人,一定不会放过我们两个 。他如果是带着很多人来追我们,那时候就不好对付了 。
陈宫说,知道了还杀,那是很没有道义的 。接着,曹操说出了那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一代奸雄本色就此长成!
罗贯中这段故事写得极其出彩,反复曲折之中,给予了曹操一个明确定型,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 。这之后的曹操,始终贯彻着这一准则,在人生奋斗史上,心口如一做着真小人,而将所有伪善抛弃殆尽 。
曹操杀吕伯奢及其全家,手段确实很毒辣,不少人读了这篇,必然引不小的震动,因而对曹操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当然,这是非常糟糕的印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但是说好话的也不是没有,有人就从中看到了积极意义,那是因修订《三国演义》而为后人所熟知的毛宗岗父子 。(注:现在通行的《三国演义》版本基本上都是以毛纶、毛宗岗父子的批点本为基础,虽然挂着父子的名头,其实出力最多的是儿子毛宗岗 。)
在《三国演义》的批注中,毛宗岗提到: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子,是因为误会引起的,因而这是可以原谅的 。等到他杀了吕伯奢,那就说不过去了,太恶毒了!他还说出了“宁愿是我对不起天下所有人,也别想让天下人对不起我”这样的话,读书的人看到这里,没有一个人不想破口大骂谴责他的,甚至有些人都有争相杀了他的念头的 。他们所不知道的,这就是曹操超过其他人的长处了 。试问下看天下人,哪个人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又有哪个人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至于那些道学家,只是会反过来说:“宁愿是天下所有人对不起我,也别想让我对不起天下所有人 。”这也只是嘴上说得好听些,但是你去看看他们的行为,却是在私底下一步步地学着曹操所说的这两句话,这样来说,曹操还不愧为是一个心口如一的真小人,而像这些人的口是心非,反倒是比不上曹操做得这么直接痛快 。所以我要说:“这就是曹操超过其他人的长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