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为什么能得到乾隆重用肯当奴才的治国英才

乾隆四十年(二十五岁) , 直(值)乾清门 , 擢御前侍卫 , 兼副都统 。
次年(二十六岁) , 遂授户部侍郎 , 命为军机大臣 , 兼内务府大臣 , 骎骎乡用 。又兼步军统领 , 充崇文门税务监督 , 总理行营事务 。
四十一年(二十六岁)正月 , 授户部侍郎 。三月 , 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四月 , 授总管内务府大臣 。八月 , 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十一月 , 任国史馆副总裁 , 赏戴一品朝冠 。十二月 , 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 , 赐紫禁城骑马 。
四十二年(二十七岁)六月 , 转户部左侍郎 , 并署吏部右侍郎 。十一月 , 兼任步军统领 。
上一节说的 , 是和珅被乾隆皇帝赏识的野史记载 , 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 不过随手引用 , 当故事说说而已 。

网络配图
世界上 , 任何两个人 , 包括夫妻、父子、君臣、亲友等等 , 之所以能够一拍即合 , 互相关爱 , 亲密无间 , 或者联手合作 , 配合默契 , 形同一人 , 肯定都有其双方面的主客观原因 。凡是有这种特殊亲密关系的人 , 都是“不正常”的 。不然 , 就是“正常”的 , 也就是“普通”的、不远不近的关系了 。两方面只要缺少一方面的因素 , 这种亲密的关系就不可能形成;如果中途失去一方面的某些因素 , 已经形成的紧密关系 , 也会逐渐松懈 , 进而消失 , 甚至反目成仇 。
纵观乾隆皇帝与和珅之间的关系 , 这种关系无疑属于不正常 。要解开他们两人之间这种“不正常”关系之谜 , 就应该从他们双方的主客观因素入手 。
首先确定一点:开始阶段 , 和珅的态度是“主动迎合” , 有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因素 。乾隆的态度是兴之所至 , “偶然垂顾” , 事先并没有想到要在侍卫中间寻找、物色、提拔一名大臣 。因此开始阶段 , 一个比较主动 , 抱有希望;一个只是随意应付 , 甚至仅仅只是为了打发空闲的时间 。
现在咱们来看看乾隆皇帝与和珅两人各自的优缺点 。这些优缺点 , 对自己来说 , 就是主观因素;对对方来说 , 就是客观因素 。他们两个人能不能紧密地结合、亲密地合作 , 就取决于双方的主客观因素 。
乾隆和康熙 , 都是中国历史上做皇帝时间最长的人:在位六十多年(康熙在位六十一年 , 乾隆在位整整六十年 , 但是“禅位”后又当了三年有实权的太上皇) 。在清代 , 他们又都是“开拓疆土”最为成功的人 。乾隆比他爷爷更胜一筹的是:他不但推崇、发扬尚武精神 , 而且推崇、提倡文化修养 。他不但精通汉文化 , 还精通蒙文、藏文甚至懂得维吾尔文;他会作诗 , 会写正草隶篆四种字体 , 还特别善于欣赏、鉴定历代书画……可以说:他的确是一个文武全才的皇帝 。尽管他喜欢女色 , 贪图享受 , 但是他不像明代的君主那样 , 因为爱好女色而荒废朝政 , 宠信奸佞 , 甚至把朝政放手让阴险毒辣的流氓恶棍太监去管理 。也可以这样说:有清一代 , 所有的皇帝 , 都不像明代后期的皇帝那样不把社稷江山放在心上 。明代有三十年不理朝政的皇帝;清代的皇帝大都比较“勤政” , 就连热衷于声色犬马的咸丰皇帝 , 在他已经病得吐血的时候 , 也还是关心朝政的:自己没有力气和精神了 , 就让懿贵妃、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替”他“帮”他看本章 , 用指甲划出痕迹 , 然后再由皇帝来看、来作决定 。——对一个病人来说 , 能做到这样 , 也算是颇不容易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