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员工|MBTI性格测试走红,衍生花式生意经!专家提醒莫过度营销( 二 )



有博主根据MBTI性格给网友推荐饰品 。
性格测试作为用人标准?
有参考作用 , 也有局限性
南都采访人员发现 , MBTI性格测评并非只在网络社交火爆 , 一些公司将之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 。 甚至有公司在招聘时要求应聘者完成MBTI性格测评 , 以此判断岗位适配度 , 决定录用与否 。
在深圳一家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苟小姐告诉采访人员 , 她公司没有使用MBTI性格测试模型 , 但在招聘员工时 , 会使用类似的测试工具 。 “我们会选用一套人才测评系统 , 侧重于测评面试者的IQ、个人性格还有心理风险;若是社招的话 , 会用另一套测评系统 , 侧重于考察个人的整体表现和做事风格 。 ”苟小姐称 , 应聘者的性格测试结果 , 公司会作参考用 。
田女士在一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 , 她比较支持将测评结果纳入人岗适配的参考 。 “感觉有利于评估员工在岗位上发挥能动性的程度 , 也能根据他的特性及时调整工作内容 。 ”但田女士也认为 , 这类测评系统只能通过特定条件对人群进行分类 , 而无法将每个员工的成长经历、学习能力、实践经验等多维度条件纳入考量中 , 存在一定局限性 。
有不少人士认为 , 这类性格测试可在一定程度上预判测试结果 , 受试者会根据自己潜在意愿填写答案 , 可信度其实不高 。 有网友表示 , 求职时做测评和自愿做测评 , 因为目的不同 , 测试结果也可能会有差别 , 因此他并不看重此类测试模型 。 “只要自己愿意 , 在做测评的时候可以选择对岗位积极的答案 , 确保自己顺利通过 。 ”
互联网招聘行业研究员单恭告诉南都采访人员 , 最近两年MBTI在求职市场同样比较火 , 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大型企业更乐于使用MBTI测试体系 , “除了学历、专业和工作经验等基本条件 , 他们可能还会通过测试考察此人对待工作的态度、稳定性等等 。 ”
单恭提醒用人单位 , 企业有必要了解求职者是怎么看这种测试的 。 他参与的一项用户调研显示 , “企业把MBTI作为聘用候选人的考虑因素合理吗?”77%的用户选了不合理 。 而且在另外一项调研中 , 还有不少用户认为这种行为涉嫌就业歧视 。
专家提醒:警惕过度营销化
“我觉得还是挺鲜明的 。 ”市民小青告诉南都采访人员 , 在MBTI中测得结果是“ENFJ”型人格 , “很符合自己 。 ”据了解 , “ENFJ”中的E代表性格外向 , 此类型人格充满激情 , 自信且乐于助人 。 小青还表示 , 自己内向的朋友测试 , 测出的都是INFP或ISFJ——I代表的正是内向性格 。 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MBTI测试结果根本不准 , 对自己没有参考作用 , 并质疑这一测试完全就是在“割韭菜” 。
对此 , 广东省心理学会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副主委于东辉告诉南都采访人员:“在国外 , 类似MBTI的性格测评模型有很多 , 关系比较复杂 , 但体验好的其实很少数 。 ”于东辉认为 , 国内很多所谓MBTI测试虽然借鉴了资料 , 但也有自己的开发发展 , 是否能得到主流的认可 , 尚不好说 。
对于网络上一些借势营销MBTI的行为 , 于东辉并不主张 , “如果商家将这个测试过度营销、商业化 , 容易消减其本就难得的科学内涵 , 不利于大众正确认识测试结果 。 ”
而对于MBTI性格测试“是否科学”的争议 , 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执行会长胡慎之认为 , MBTI创建至今已经历70多年 , 通过样本积累和研究不断升级 , 相对具有科学性 。
在MBTI性格测试大热的当下 , 南都采访人员注意到 , 不少年轻人将测试结果当作自己的社交标签 , 甚至将此作为自己为人处世、行事风格的依据 。 对此胡慎之强调 , 无论MBTI测试有多火 , 大家都要清楚 , 这只是一个认识自己的工具 。 “我们的性格 , 会随着时间的变化、社会的磨练 , 不断调整 。 如果我们过多依靠测试结果去量化自己 , 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 不要从使用工具 , 变成服务于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