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神探狄仁杰是如何成为中国福尔摩斯的?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人,唐(武周)时杰出的政治家 。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不畏权贵,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可谓推动唐朝走向繁荣的重要功臣之一,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 。
作为旷世奇才,狄仁杰一生政绩显赫,刚正严明,其主要功绩有:一、劝说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并为恢复李唐天下作出重要贡献 。在狄仁杰死后,他的学生张柬之发动政变,恢复了“唐”国号;二、为唐朝举荐了一批优秀人才,如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 。时人谓之:“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狄仁杰回答说:“荐贤为国,非为私人也 。”一时传为美谈 。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闻讯泣言之:“朝堂空也!”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即位之后又封之为梁国公 。
与其他宰相级的大政治家不同的是,狄仁杰还以擅长法治而名世 。唐高宗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1.7万人,无冤诉者,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 。
有关狄仁杰亲身参与诉讼断狱的记载,在《旧唐书》上有记载,最著名的就是断“权善才(大将军)误砍昭陵柏”案件 。据载,权善才时任武卫大将军,误砍了昭陵(李世民陵墓)上的柏树,这个在今天看来只需处以罚款的事却被高宗李治无限“上纲上线”,说什么使他(高宗)不孝,要杀权善才 。
狄公据理力争,以律法为依据,以委婉却不失力度的议论语言为武器与高宗辩论,最终以“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以及“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然 。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这样两方都可接受的语言化解了这场诉讼,救了大将军权善才的性命 。第二件则是“智斗来俊臣” 。这次是狄公入狱,为自保而为的 。
武后称制,重用周兴、来俊臣等人施以酷吏,他们罗织罪名,陷害残杀李唐旧臣,狄仁杰亦未能幸免 。他入狱后,为避免来俊臣等人施以酷刑,先承认了自己谋反的事实,而后以天气变化,送冬衣让家人取出棉花为由,写下血书,上呈武皇 。毕竟,武后是相信狄仁杰的,经过一番讨论,狄公终于脱险,被贬彭泽令 。
狄仁杰任侍御史期间,负责审讯案件,纠劾百官 。任职期间,狄仁杰恪守职责,对一些巧媚逢迎,恃宠怙权的权要进行了弹劾 。调露元年(679年),司农卿韦弘机作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宽敞壮丽 。
狄仁杰上奏章弹劾韦弘机引导皇帝追求奢泰,韦弘机因此被免职 。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 。狄仁杰毫不留情的揭露其为非作歹的罪行,请求交付法司审理 。唐高宗想宽容包庇王本立,狄仁杰以身护法:“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 。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王本立最终被定罪,朝廷肃然 。
由于审案公正严明,狄仁杰在民间的知名度、美誉度甚高,其形象被民间美化与拔高 。清初的时候,已经有一本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风行于世,其主人公就是狄仁杰 。虽然里面也有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但内容基本都是编出来的一个个破案故事 。后来有所谓“四大公案”小说,即《狄公案》(狄仁杰)、《包公案》 包拯 、《海公案》(海瑞)、《施公案》(施仕纶),这一类的“侦探小说”,在社会上影响很大 。
这里面,包公是中国人最熟悉的 。不过走出国门,名满全球的,还是狄仁杰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得归功于一个荷兰作家,他叫高罗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