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密:雍正为何除掉登基大功臣年羹尧?
九门提督是什么官?几品官阶啊?
【康熙年间 九门提督是谁?】九门提督,亦称步军统领,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是清代京师最为重要的武官,《梦蕉亭杂记》有云:“步军统领,又名九门提督,即古之执金吾 。管理京师地面,权势重要,驺从尤极煊赫” 。隆科多、和珅等清有名的权臣皆兼任过此职 。
步军统领一职始设于顺治年间,最初只是统辖驻扎在京师的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步军营,为正二品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加强京城治安和保卫,康熙将原属兵部节制的九门事务交由步军统领管辖,故步军统领又称“九门提督” 。
当时京师的内城共有九座城门,即正阳、崇文、宣武、朝阳、东直、阜城、西直、德胜、安定九门 。彼时,除正阳门没有驻军外,其余八门皆交由步军统领节制的八旗步军营负责:镶黄旗驻安定门,正黄旗驻德胜门,正白旗驻东直门,镶白旗驻朝阳门,正红旗驻西直门,镶红旗驻阜成门,正蓝旗驻崇文门,镶蓝旗驻宣武门 。
康熙三十年(1691年)二月,步军统领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当时,内城九门属步军统领衙门管理,而外城巡捕三营仍旧为兵部督捕衙门管辖 。但是,康熙认为“内外责任各殊,不相统摄,遇有盗案,反难查缉”,就是京城内外的治安权掌握在两个衙门的手中,这不利于京城治安工作的开展 。因此在1691年,康熙便以此为由将外城巡捕三营,即中、南、北三营,也划步军统领衙门管理 。除此,督捕、都察院、五城在外城所管事宜,也被康熙一并交与其管理 。
至此,步军统领职权范围不仅包含内城九门,还包括外城,其印信全称也变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 。
外城巡捕三营归入九门提督后,中、南、北三营各设参将一人、游击一人,中营参将驻崇文门外抽分厂,南营参将驻海甸,北营参将驻宣武门外斜街 。雍正七年(1729年),九门提督所在官署正式定名为“步军统领衙门” 。当然,官署名虽定,但始终没有专门的官署,直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新任九门提督鄂善的奏请下,雍正同意将位于宣武门内京畿道的内务府官房作为九门提督的正式办公地点,自此步军统领衙门才有了一个真正的衙署 。
乾隆八年(1743年),为了统一京城内外的治安工作,加强京城内外防卫,乾隆又将清廷在顺治十年于白塔山(今北海琼岛)设置的五门信炮及其管理系统,由兵部移交九门提督管辖 。彼时,此五门信炮主要用于京城内外暴乱、敌情、火灾、爆炸等情况的告知,若白塔发炮,则内九门的五门信炮亦齐鸣,此时京城驻防官兵闻炮声后,就会立即前往集合地点待命,等候皇帝旨意 。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新任九门提督傅简肆恒上奏乾隆,说宣武门内京畿道偏西南,离皇城过远,办事太不过方便,所以奏请乾隆希望同位于地安门外帽儿胡同的礼部会同馆交换属地,随后乾隆答应其奏请,自此步军统领衙门的办公地点固定在帽儿胡同,直至撤销 。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乾隆在原南、北、中三营的基础上增设左、右两营,巡捕三营自此变为南、北、中、左、右五营,故九门提督又改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巡捕五营驻守外城和京郊,共分二十三汛:中营五汛“列巡捕营之首”,分驻圆明园、畅春园、树村、静宜园、乐善园,由一名副将带领;南营六汛分驻前三门外及南郊,即东珠市口、西珠市口、东河沿、西河沿、花市、菜市口,由一名参将带领;北营四汛分驻安定门、德胜门以外及北郊,即德胜、安定、东直、朝阳,由一名参将升梁带领;左营四汛分驻河阳、东便、广渠、左安,由一名参将带领;右营四汛分驻阜成、西便、广宁、永定,由一名参将带领 。
- 年少的康熙是如何被孝庄祖母培育成一代英主的
- 揭秘:明朝万历年间为什么出兵援朝抗日?
- 张伯行是谁?为什么康熙称他为天下第一清官
- 康熙的十七阿哥是谁生的 康熙的十七阿哥
- 康熙的父亲是不是出家了 康熙的父亲
- 少帝康熙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 少帝康熙
- 康熙皇帝和苏麻喇姑之间有着怎样的眷眷深情
- 清朝康熙皇帝为什么拜谒明朝皇帝墓?甚至行跪拜之礼
- 乾隆年间著名大贪官和珅被抄的罪名是什么
- 清东陵未解之谜:康熙皇帝的景陵三度起火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