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越,示季子懋修书( 二 )

<<战国策>>.编辑本段知识整理一、 文言实词(一) 通假 (1) 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反”,同返,返回 (二) 古今异义(1) 虽然,吾心许之矣 。虽然,古,即使如此;今,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 (2)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廉者,古,方正为廉;今,不贪为廉 (3)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带,古,挂;今,词义缩小 (4)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聘,古,出使;今,聘请 (5)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 儿子,古,婴儿;今,男孩子(对父母而言) (6) 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 所以,古,用(它)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三) 词类活用 1、 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 徐人嘉而歌之曰 歌,唱歌 (2)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带,挂 (3)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伪,欺诈 2、 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延陵季子兮不忘故 故,故人,老朋友 3、 名词作状语 (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西,向西 4、 名词、形容词意动用法 (1) 所宝者异也 。宝,以……为宝 (四) 一词多义 1、 致 (1) 致使于晋:达,达到 (2) 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 2、 为 (1) 吾为有上国之使:因为 (2)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作为3、精 (1)其 知 弥 精:精深,精湛 (2)其 取 弥 精:精妙,精粹二、 文言虚词用法1、 之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代词,这里代“剑” (2)此吴之宝也:助词,的2、 以 (1)带宝剑以过徐君:表承接,相当于而 (2)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前,把,用;后,用来 (3)我以不贪为宝:把,将3、 然 (1)虽然,吾心许之矣:这样 (2)然其心许之矣:然而,但是三、 文言特殊句式(一) 判断句 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二) 省略句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之)也 。以(之)示玉人,玉人以(之)为 宝 ,故敢献之。(三) 倒装句 1、 定语后置 (1) 宋人有得玉者2、 介词结构后置 (1)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四、 文言难句名句摘录精译(1) 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译;徐君细细的观赏了剑,未开口讨,但脸上显出想要的表情 。(2) 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译:继承人说:“先父没有这个遗命,我不敢接受这把宝剑 。”于是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的陵墓旁的树上,离开了 。(3)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为宝 ,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译:我将不贪作为我的宝贝,你将玉作为宝贝,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了,还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贝把 。(4) 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译:子罕不是没有宝贝,只是他当作宝贝的东西(与众)不同罢了 (5)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译:一个人的知识越精深,他所选择的越精妙;一个人的知识越浅薄,他所选择的也越浅薄 。
延陵季子的学问与孔子是同一级别的吗?

季子越,示季子懋修书

文章插图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怎么会为这位碑主写碑文呢?据地方史料记载:吴国公子季札为谦让王位弃室而耕,隐避于茅山脚下,今属丹阳县延陵乡的王甲庄 。当时这地方虽属云阳邑(今丹阳县的古称),但尚是一片沼泽湖汊,人们尚未懂得种植庄稼,只知道挖取湖汊中的水生植物嫩块茎和捕鱼为生 。季札将中原的大豆、麦子种子献给人们,并传授种植经验;又将越地育稻方法教会人们,还教人们如何养蚕、制茶,做出王官中才能品尝到的美肴 。由于季札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幸福,人们推举他做酋长,他不做 。鲁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王诸樊卒 。季札被封于延陵,号曰逗延陵季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