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袁术和孙家三代世交:孙吴崛起离不开袁术

只读小说的看客对于袁术和孙家世代交好的说法显然无法认同 。在三国演义体系中 , 袁术先借兵粮问题与坚掣肘 , 后待策甚傲 , 并用兵马换传国玉玺 , 在建号“仲氏”后又互相叫骂 , 终至兵戎相见 。
而史实中 , 以上事件半数为虚构 , 半数为两家友谊中的小小波澜而已 。初 , 坚讨董卓时与术鲁阳相会 , 因为自己实力太小 , 投为袁术手下 , “术表坚行破虏将军 , 领豫州刺史” 。而演义中所说的祖茂之死的一败 , 并非袁术拒发粮草所致 , 而事实上祖茂也未死 。史实上是在此役之后 , 孙文台收拾残兵 , 大破卓军 , 并斩华雄 , 正当高歌猛进时 , “或间于袁术(有人挑拨离间) , 术怀疑 , 不运军粮” , 三国志上说得很明白 , “坚夜驰见术 , 划地计较” , 动之以情 , 晓之以理 。袁术也通情达理 , 惭愧不已 , 立刻补发军粮 , 使坚破吕布 , 逐董卓 , 得立奇功 。
在孙坚北伐之时 , 袁绍派周禺 , 周昂兄弟来抢豫州地盘 , 术亦替坚维护 , 双方交战导致公孙越之死 , 此役也是界桥战役的序曲 。之后孙坚奉袁术之命征刘表 , 数胜黄祖 , 后遇伏兵 , 阵亡[石见]山 , 兄子孙贲因术表袭奉 。
孙贲继承孙坚的一切 , 而非孙策(一直在江淮间招贤纳士 , 年龄小 , 未有参战记录 , 没和袁术打过交道 , 所以没能子承父业 , 在这点上易中天的评论也是错的 , 详见三国志卷46) , 这给小霸王的崛起带来不少障碍 。孙策招贤纳士 , 遭到陶谦疑忌 , 在徐州待不下去了 , 才又投靠袁术 , 但之后袁公路对孙伯符可没有丝毫怀疑 。策公然斩杀逃入袁术军营的罪兵 , 而术不怪之 , 如此礼遇 , 可知小说之语乃文学手法耳 。袁术甚至还常说“使术有子若孙郎 , 死复何恨!”(曹操所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其翻版?)惺惺相惜 , 爱才之心孰胜于此?倘言袁术有意使策为嗣 , 只怕亦非妄言矣!

要说孙策对袁术的不满 , 仅因袁术的言而无信所致 。策每出征 , 术皆以城许之 , 而事后便悔 , 先九江 , 后庐江 , 使策衔恨 。此实乃袁术害怕人才流失而出之下策 , 其不善御人 , 却只是个人能力问题 , 而非个人感情问题 。策 , 英雄也 , 不甘居人下 , 遂思自立 。
至于玉玺换兵马的说法 , 概为罗贯中的个人想象 。史书上的说法有两种 , 吴国史书的说法 , 吴降时送玺于晋 , 似乎玉玺一直归属吴家;而魏国史书则说袁术称帝时所奉之玺正是孙坚所得之物 , 术败后玺归曹操 。而孙策向袁术讨兵时 , 是否以玉玺为代价 , 却没有一本史书持肯定的观点 。
敝人结合多处史料 , 综合分析 , 得到一个大胆的结论:玉玺本是孙坚得到后上交给袁术的 , 与换兵马无关 , 下面叙述我的理由:
第一 , 纵观文台一生 , 应为忠义正统一类 , 无藏玺以谋独立之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