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资料:
音响二十要是指看、写、评论音响器材的二十大要素 。
包括“音质”、“音色”、“高中低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音场表现”、“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透明感”、“层次感”、“定位感”、“活生感”、“结像力与形体感”、 “解析力”、“速度感与暂态反应”、“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
文章插图
“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乐器与人声的质感、空气感”、“细节再生”、“空间感”、“整体平衡性”、“器材个性”、“搭配上的推荐”等二十项 。
对3/5A音箱的批判
3/5A音箱被中国发烧友神话已久,其带来的电声经济、文化、 科技 消极影响“罄竹难书” 。
3/5A音箱以前的售价2~3万元人民币,时下也要5000元左右 。这一型号的音箱至少有(罗杰斯)、KEF、(雨后初晴)、(思奔达)等英国公司生产并销售,国内也有复刻者 。它的市场经历连连不断的音响杂志宣传,终于应证了纳粹领袖戈培尔“谎言重复千遍就会变成真理”的名言 。
我不用在这里举例,只要在网上搜索“3/5A音箱”,就会呈现无数可计的吹捧文章 。中国从80年代迄今,音响媒体将它不间断吹捧了40年 。把它从BBC广播监听应用故事,一直神吹到无与伦比的书架箱经典,甚至将它列为技术上难以逾越的“天花板” 。
91年,我在杂志宣传引导下,于广州发烧友家里第一次接触“3/5A”,功放是一套美国麦景图 。发烧友因为这套3/5A音箱自豪、骄傲、兴奋到脸红(血脉喷张)地叨叨不绝 。我一听,“怎么这么差”!,没瞬态、没动态、不通透、没细节、没低频、音染大、失真也大,几乎是集音箱制造所有缺陷为一身 。当时我想不通:难道音响杂志对3/5A的评价是造假吗?
93年我以某音响技术研究所所长身份在成都HI-FI音响音乐中心兼职技术总监与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中心”所办杂志与刘汉盛(《音箱论坛》杂志主编)有合作,相识中才知道音响媒体表面上是“中立者”,举起一面公正公平进行音响评论的旗帜,实际上是音响制造商、供应商的附庸,亦或说音响行业的寄生体 。道理很简单:厂商、制造商拿钱买评论,媒体自然要为其说好 。否则哪来的版面钱赚 。既然是依附厂商、供应商的音响媒体,怎么可能进行公正评论,只能合谋赚取发烧友的银子 。
音响媒体将3/5A吹上“神坛”,谎言真能成为真理吗?
发烧友的银子是很好“赚”的 。
【刘汉盛音箱摆位刘汉盛】“发烧友”这个桂冠非常具有讽刺意义 。他本是一个比喻神志不清病态者(发烧的医学概念是39度左右),但在生活中以“发烧”来安抚自慰的人群却以此为荣 。既然是一群“神志不清”者,自然是获取智商税的广袤商业逐利大草原 。只要你会编故事、吹牛逼,就可以开动大型割草机任意收割“发烧友” 。
常听发烧友说3/5A人声有多毒、小提琴有多黏,吉他有多浪等等 。这些评价可信吗?依据是什么?标准是什么?
如此评价之人见过蔡琴吗?听过真的小提琴吗?一句话:你有过音乐阅历吗?
那这些评价从哪里来的呢?从杂志、从商家那里捡来的?人云亦云?
我所见过的发烧友多数不具备真音乐鉴别能力(我说这话意味着要得罪多数发烧友,忠言逆耳) 。比如将蔡琴作为试音天碟一例,很普遍 。我没有听过蔡琴的真声,但是蔡琴的唱片十张有9种音色,《渡口》与《三年》判若两人的声线 。同样是未经专业训练的歌嗓,比较罗海英其发声不够通顺透彻,比较经专业训练的降央卓玛,声线、技巧、音域、音质等各方面均差得太多,不在一个层面 。
- 所谓的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吗?不过是自欺欺人
- 吊兰怎么养才能开花 吊兰怎么养才能更旺盛
- 梦见樱花树盛开樱花飘落在我手心 梦见樱花树盛开樱花
- 梦见树叶茂盛绿绿的下面有张孩子的脸 梦见树叶茂盛绿绿的
- 电脑音响交流声原因 有源音箱接电脑电流声
- 牢骚太盛防断肠防肠断的下一句是啥 牢骚太盛防断肠防肠断的后一句
- 阴虚阳盛的症状是啥
- 描写牡丹花的优美句子 描写牡丹花盛开形态的句子分享
- 玻璃容器能盛热水吗 玻璃容器的相关知识
- 有源音箱可以直接连电脑吗 电脑能接无源音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