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大多称州县一级的地方官为“父母官”,不过,在那个“十官九贪”的社会,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的并不多 。只有那些公正廉明、贴近百姓的基层官员才配称为“父母官” 。因为这一称谓,是从为百姓办事、受百姓拥戴的汉代的“召父(召信臣)”和东汉的“杜母(杜诗)”开始的 。《汉书·循吏传》记载,西汉末元帝时,南阳郡(今南阳市)太守召信臣,字翁卿,寿春(今安徽寿县)人,“视民如子”,他遵循“为民兴利,务在富之”的“八字方针”治理南阳,成绩十分突出 。他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 。他还亲自指导农耕,经常出入田间地头,有时住宿于农家,贴近百姓 。很快使百姓“民得利,蓄积有余” 。他在南阳数年,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 。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 。”【汉代历史解密:父母官指的是哪两位官员?】
“召父”之后不足百年的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七年(公元31年),南阳百姓又迎来了一位叫杜诗的太守 。《后汉书·杜诗传》记载,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今河南卫辉市)人,东汉初曾任成皋(今郑州荥阳市)令和汝南(今河南汝南县)都尉,后升任南阳太守 。他治南阳,一是提倡节俭,“省爱民役”;二是“造作水排,铸为农器”;三是“修治陂池,广开土田”;四是“诛暴立威”,对贪赃枉法、横行乡里的豪绅长吏及土匪流氓实行严厉打击,为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 。其结果是“郡内比室殷足”,使南阳成了“小天府” 。
由于南阳百姓深蒙“召父”、“杜母”之福,于是就把召信臣和杜诗二人称为“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并立祠纪念 。自此,“父母官”这一尊称便广传后世,遍及华夏大地 。这就是“父母官”称谓的来历 。
- 解密:曾国藩被小毛贼骗去千金为什么不敢缉拿
- 盐城博物馆里的历史人物 盐城博物馆里的文物有哪些
- 探秘历史上姜子牙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 明史解密:明朝皇帝朱棣大阅兵吓跪驻华外国使臣?
- 历史上真有个关羽之女关银屏?关银屏是虚构的还是真实存在的
- 揭开历史上真实的东厂:东厂设立的背景和演变
- 武夷山在哪里 武夷山的历史背景是啥?
- 历史上那些储君大战中臣子与皇帝的那些囧事
- 历史上真实的貂蝉:吕布的随军慰安妇?
- 成吉思汗陵墓被找到:解密800年诡异诅咒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