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问吧精选︱王吉辰:四季如歌说“节气”( 五 )


但与其它文明的物候历法进行比较 , 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二十四节气为什么一枝独秀 。 首先它更加复杂 , 二十四节气结合了天文观测、物候变化、农事活动于一身 , 还反映了人类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 。 其次它行用时间长 , 自从汉代进入官方历法 , 一直使用到清代 , 时至今日对我们的生活仍能产生影响 。 人们还创造了各种学说和理论来解释寒暑变化 。 最重要的一点 , “二十四节气”实在是太亲民啦!一目了然 , 出口成诵 , 简便易行 。 当中世纪的欧洲农民还在忙于争论《格里高利历》还是《儒略历》更符合上帝的旨意时 , 神秘东方的老农早已经在翻看黄历 , 及时播种了 。
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呢:请问老师 , 古代天文学和易经有怎样的关系?我们具体怎样靠天来指导农业生产?
王吉辰:谢谢您的提问 。 天文学和《易经》的关系还不少哩 。
古人认为 , 天地之道是应当符合《易经》之理的 , 于是就利用易数来解释历数 。 举例而言 , 一个朔望月是29.53天 , 古代没有小数 , 必须用分数表示 , 这个分母取81 , 即为九九相乘(这里用的是黄钟律管的长度) , 分子就是43 。 同样 , 一个回归年包含的天数也要用分数表示 , 分母则依据《周易》中的“天九、地十”相加 , 再乘以81 , 回归年天数的分母就成了1539 。 讲到这里 , 有人就会发现 , 分母是多少其实都可以(当然 , 越便于计算越好) , 它本身并不影响历法中的天文常数 。 所以这一部分内容 , 其实是古人利用易数来解释实测数据的结果 。 尽管多少带有一些数字神秘主义的色彩 , 但这也须视为是古人利用数学知识探求天道的一种尝试 。 这种思想从汉代《三统历》到唐代《大衍历》中都可以明显看出 。
《周易》解释节气与历法 , 最经典的要数“卦气说”了 。 已故的天文史家薄树人先生曾有专文讨论 。 我们今天经常谈论的“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都源于卦气说 。 受汉代谶纬学家的影响 , 古代历法研究者将六十四卦分配到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中 , 形成对应关系 , 并以卦中的阴阳二气升降来解释自然万物的生发与消亡 。 比如冬至时节 , 看似极寒 , 但阳气此时已经孕生 。 这种朴素的辩证法 , 昭示着“反者道之动”的自然哲理 , 告诫人们要顺应时序 , 冬应防燥 , 夏莫贪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