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方案:看古人如何度过三伏天

编者按:俗话说 , “冷在三九 , 热在三伏 。”今年的三伏天气温似乎格外热 , 很多人不得不整夜开着空调才能入眠 。在中国古代 , 没有现代化制冷设备的古人是如何对付高温高湿的三伏天的?小编从古代画卷中整理出一套“避暑方案” , 看看“大暑赏荷”、“浸伏”等避暑方法 。
从史料来看 , 古人强调调整心态 , 以“顺四时 , 适寒暑” , 那么到了一年中气温最高、最难熬的三伏天 , 古人是如何“顺时”的?
网络配图
“心静自然凉”——调整心态
先秦时 , 人们便总结出了一套办法 ,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这样说的:“夏三月 , 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 , 万物华实 , 夜卧早起 , 无厌于日 , 使志勿怒 , 使华英成秀 , 使气得泄 , 若所爱在外 , 此夏气之应 , 养长之道也 。”显然 , 这里的“使志勿怒”是其核心: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 不要动辄生气发怒 。“内经”这句话 , 也是后人过夏天的一大行为准则 , 通俗说来 , 就是“心静自然凉” 。
元代养生家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称 , 夏季“更宜调息净心 , 常如冰雪在心 , 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 , 更生热矣 。”说白了就是通过调整心态 , 修身养性 , 做到心静自然凉 。
“大树底下好乘凉”——蔽日遮阳
“心静自然凉”说着容易做起来难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便直言做不到 。他在被贬到湖南永州时 , 夏夜酷热难忍 , 无法入眠 , 半夜索性起来登楼纳凉 , 曾写下《夏夜苦热登西楼》诗:“谅非姑射子 , 静胜安能希 。”意思是 , 想要我以心静战胜炎热 , 实在毫无希望 。
网络配图
为了适应炎热 , 古代民间首先提出了“纳凉”概念 。“纳凉” , 又叫“乘凉” 。如何纳凉?不同时代有不同选择 , 但蔽日遮阳 ,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 以降低体表温度是最普遍的方法 。如唐代 , 人们喜欢搭凉棚以避暑 。尽管凉棚并不是唐代的发明 , 早已有之 , 但长安人在用凉棚避暑上更有创意 。明高濂《四时幽赏录》记载了不少古人的“夏时逸事” , “避暑凉棚”说的就是当时京城人的纳凉现象:“长安人每至暑月 , 以锦结为凉棚 , 设坐具为避暑会 。”
“避暑会” , 有点像现代的户外“纳凉晚会” , 到宋代依然很流行 。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是月巷陌杂卖”条 , 北宋“都人最重三伏 , 盖六月中别无时节 , 往往风亭水榭 , 峻宇高楼 , 雪槛冰盘 , 浮瓜沉李 , 流杯曲沼 , 苞鲊新荷 , 远迩笙歌 , 通夕而罢 。”但“避暑会”应该是古代“有钱人”的纳凉方式 , 民间则大多是在树下搭个简单的凉棚 , 或到洞穴等阴凉、低温处避暑 。俗话所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 , 正是古人避暑的经验总结 。
“大暑赏荷”——亲水避暑
“亲水” , 是现代人纳凉避暑的首选之一 , 古人也不例外 。古代南方人最亲水 , 如明清时的苏州人 , 便喜欢水上纳凉 。清顾禄《清嘉录》“乘风凉”条称:“纳凉 , 谓之乘风凉 。或泊之胥门万年桥洞 , 或舣棹虎阜十字洋边 , 或分集琳宫梵字水窗冰榭 , 随意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