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茶翅蝽如何防治?( 二 )


桑白蚧为害桃树有何特点?怎样防治?
【形态特征】
雌成虫橙黄色或橘红色 , 体长约1毫米 , 呈宽卵圆形 。触角小 , 退化成瘤状 , 上有一根粗短的刚毛 。腹部末端有三对臀角 。介壳灰白色 , 长2~2.5毫米 , 近圆形 , 背面隆起明显螺旋纹 , 壳点黄褐色 , 偏生于盾壳的一方 。雄成虫橙黄色或黄色 , 体长0.65~0.7毫米 。触角10节 , 具长毛 。胸部发达 , 有一对灰白色的翅 , 腹部末端有性刺一根 。介壳灰白色 , 长约1毫米 , 呈圆筒形 , 背面有3条突出的隆脊 , 壳点橙黄色 , 位于壳的前端 。卵椭圆形 , 橙色 , 长约0.25毫米 。
【为害症状】
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条上吸食汁液 , 严重时 , 枝条被虫体覆盖 , 并可重叠成层 , 似被覆一层灰白色蜡质物 , 以2~3年生枝受害最重 。被害枝条凹凸不平 , 发育不良 , 重者整枝或整株死亡 。有的还聚集在果实上为害 , 使果实凹陷、变色 , 降低果品质量 。
【发生规律】
【桃茶翅蝽如何防治?】一年发生两代 , 以受精雌成虫在树体上越冬 。来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产卵 , 5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冈山白桃花萼大量脱落期) 。每次产卵40~400粒 。产卵于雌介壳下 , 雌虫产卵后即干缩死亡 。5月初开始孵化出第一代若虫 , 孵化期很集中(大约1周) , 到5月中下旬基本孵化完毕 。孵化出的若虫离开母体介壳 , 在枝条上固定下来后 , 开始分泌蜡质壳 。第二代卵发生在8月上旬 , 9月成虫发生 , 雌雄交尾后 , 雄虫死亡 , 雌虫越冬 。
【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 。休眠期用硬毛刷刷掉枝条上的越冬雌虫 , 并剪除受害枝条 , 一同烧毁 , 之后喷石硫合剂 。②生物防治 。主要有红点唇瓢虫、日本方头甲寄生蜂、草蛉等 。桑白蚧恩蚜小蜂对桑白蚧的自然寄生率达30%以上 。因一些害虫天敌在翘皮下、裂缝中越冬 , 故刮皮后可将刮下的老皮收集到一起放于纱笼内饲养 , 将收集到的天敌释放于田间 , 然后将树皮烧毁 。另外 , 桑白蚧恩蚜小蜂于桑白蚧越冬虫态内越冬 , 故冬剪下来的带虫枝可悬挂于果园内 , 等到5月中下旬寄生蜂羽化后 , 再将枝条烧毁 。根据不同地域介壳虫及天敌的发生情况 , 可将天敌种群较多、发生量较大地区的天敌种类 , 人为地进行转移、引种 , 释放于天敌发生量小、介壳虫为害严重的地区或果园内 , 以增加该地区的天敌种类及数量 , 达到控制害虫为害的目的 。③化学防治 。时期必须在幼虫出壳 , 但尚未分泌蜡粉之前的一周内才有效 。可喷施99.1%的加德士敌杀死乳油200~300倍液 , 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 或粉蚧杀无踪3000~5000倍液 。
茶翅蝽为害桃树有何特点?怎样防治?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毫米 , 扁椭圆形 , 灰褐色 。卵扁鼓形 , 初为灰褐色 , 孵化前黑褐色 , 常20余粒排列成不规则三角形卵块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果实 , 从幼虫至成熟均可为害 , 果实被害后 , 呈凸凹不平的畸形果 , 果肉下陷并变空 , 木栓化 , 僵硬 , 失去食用价值 。从幼果到成熟果实均可为害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 。以成虫在村舍檐下、墙缝空隙内及石缝中越冬 。4月下旬出蛰 , 5月上旬扩散到田间进行为害 。6月份产卵 , 多产于叶背 。小若虫先群集在卵壳周围成环状排列 , 2龄以后渐渐扩散到附近的果实上取食为害 。田间的畸形果主要为若虫为害所致 , 新羽化的成虫继续为害直到果实采收 。9月中旬以后成虫开始寻找场所越冬 。茶翅蝽成虫有一定飞翔能力 , 但一旦进入桃园 , 在无惊扰的条件下 , 迁飞扩散并不活跃 。一般早晨成虫不易飞翔 。桃园中桃果的受害率有明显边行重于**的趋势 。【防治方法】茶翅蝽的成虫具有飞翔能力 , 树上喷药对成虫的防效很差 , 只有综合防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①越冬场所诱集 。秋季在果园附近空房内 , 将纸箱、水泥纸袋等折叠后挂在墙上 , 能诱集大量成虫在其中越冬 , 翌年出蛰前收集消灭 , 或在秋冬傍晚于果园房前屋后、向阳面墙面捕杀茶翅蝽越冬成虫 。②越冬成虫出蛰后 , 根据其首先集中为害果园外围树木及边行的特点 , 于成虫产卵前早晚振树捕杀 , 或有选择地喷药防治成虫 。结合其他管理措施 , 随时摘除卵块及捕杀初孵若虫 。③在产卵前和为害前进行果实套袋 。④成虫诱杀法 。在桃园周围种一点红萝卜或香菜、芹菜、洋葱、大葱 , 开花时能释放出特殊香味 , 椿象就飞到花上 , 这时可用化学防治法将其集中杀死 。⑤腐尸浸出液忌避 。将人工搜集到的约400只茶翅蝽成虫死尸捣烂 , 再装入塑料袋内扎口 , 于阳光下暴晒 , 有臭味散发后 , 加入酒精或清水浸3小时 , 然后滤出浸出液 , 再加水100倍液左右喷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