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医生又称大夫又称郎中?】将医生称为“大夫”,至今仍十分流行;称作“郎中”者,除了一些耄耋老人外,社会上已经鲜见 。但在几十年前,“郎中”作为医生的别称还很普遍 。
在中国,自先秦至晚清,“大夫”和“郎中”都是官职名称 。唐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 。“医生”最早是对学习医学的人的称呼,始见于《唐六典》,即指学习医学的人 。唐代置学习医,故有了“医生”之称 。其后对从医者的称呼还是不统一 。直至近代,医生才成了为业医生者之通称 。
三代时,天子及诸侯皆设大夫官职,分为三级 。秦汉以来,有御史大夫、谏大夫等名 。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 。明清职事官不用大夫为官名 。清代文官阶自正一品至五品,亦称大夫 。大夫还是古代爵位名称,如秦汉分爵位20级,其中大夫居第五级 。隋唐明清时期的光禄大夫、荣禄大夫则专为文职散官封赠时用 。
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设置了大夫、郎中等官职 。由此,太医专称大夫 。唐末五代以后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所以人们就尊称医生为“大夫” 。为了区别于官名,将称医生为“大夫”的“大”读成dài,而不读dà 。现在看来,没有将医生称为“大(dà)夫”的,却时有将官职或爵位之称唤作“大(dài)夫”,搞不清其中的因果本末,闹了笑话 。
“郎中”这一官职,始于战国,秦汉沿置,而后隋唐宋元明清承袭,各部皆设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之下的高级官员,清末始废 。因宋朝医官中有“郎中”一职,故社会上以此称医生或卖药兼治病的人 。这在其后多种笔记、杂剧、诗文、小说中屡屡出现 。
值得注意的是,自1000多年前医生有了“大夫”和“郎中”这两个别称或尊称后,北方地区一直称“大夫”,南方地区始终唤“郎中”;而且北方是中医、西医的统称,南方则特指中医,对西医也叫“大夫” 。为什么会这样,不清楚 。
- 揭秘:古代的汉人的战斗力是否不如游牧民族?
- 武则天为什么不怀孕 马皇后生了几个儿子
- 汉末称象的神童曹冲为什么这么早就过世了
- 为什么会有冰雹效应 为什么会有冰雹
- 季节过敏性皮肤病吃啥药好 听听医生如何说
- 死螃蟹为什么不能送人 死螃蟹为什么不能吃 吃了死螃蟹会怎样
- 孕期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孕期为什么会得痔疮 孕期痔疮怎么办
- 蒸柚子要加水吗为什么 蒸柚子要加水吗
- 电脑网络为什么无法连接打印机,电脑网络为什么无法连接
- 孕妇为啥不可以练高温瑜伽 孕妇为什么不可以练高温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