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后妃在圆明园奢华生活:御厨房里有两千多人

【帝王后妃在圆明园奢华生活:御厨房里有两千多人】中国的皇帝也就是所谓的天子,理当有最大的享乐;在帝制时期的中国,国家和人民都要“供奉一人”,只有统治者自身的意识才能抑制他的感情和欲望 。从这一点来看,华丽的圆明园足以匹配大清皇朝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雍正皇帝登基之前,圆明园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了;不过雍正在宜人的环境当中,添加了多座宫室和办公需用的建筑,并设下了“政从园出”的先例 。其实,从雍正到咸丰五朝清帝就尽情地享受那超过500英亩(约3036亩),设有几百座殿堂和亭子的风景胜地,以及极其奢华的生活 。各帝终于将圆明园作为常居之所,甚至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居所,每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园里度过 。曾经亲眼看过紫禁城和圆明园的英国人额尔金毫不迟疑地说:“清帝喜欢圆明园一点也不令人感到奇怪 。”
到底皇室在圆明园里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呢?神秘的面纱直到近年获得清宫档案资料才被揭开 。尽管这些资料有其局限,但至少让我们得以抹去历史的尘埃,一窥清帝在圆明园内生活的片段,甚至惊鸿一瞥在壮丽奢华的宫苑高墙背后的一些活动 。
网络配图
在五位清帝当中,乾隆在圆明园花了最长的时间和最多的金钱 。他尽可能选择在这座他最喜爱的宫苑里居住,他返回紫禁城通常是出于特定的需要,像在每一个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执行祭仪和庆典,以及每逢盛夏到热河展开狩猎之旅 。就以1775年来说,乾隆留在圆明园的时间共计168天,大约占一年当中43.86%的时间,其他的时间是105天在紫禁城,66天在热河的承德避暑山庄(从8月到10月),44天在孔子的故乡曲阜 。此与1752年的规划没有重大的差别,这一年大约有175天留在圆明园里 。
即使在离开圆明园的短暂期间里,乾隆也会有想家的念头 。在他大量的诗作当中,有一首于1752年狩猎途中完成的诗,就流露出他思念圆明园的心情:
1756年是乾隆在位的第20年 。按照惯例,乾隆会在紫禁城里度过农历新年,因为他要在那里履行重要庆典的责任 。大约在一个星期之后,他就要返回圆明园 。他要离开紫禁城的当天,很早就起来了,头戴本色貂皮缎台冠,身穿酱色宁绸面黑狐袍、貂皮寻常端罩、有栓扮黄线子寻常带,脖子挂上东珠数珠,并着一双白布棉袜和一双青缎羊皮里皂靴 。乾隆平常穿戴的饰物和衣着的颜色,大概如此 。
乾隆在侍从为他全部着衣完毕之后,就乘坐四人亮轿,经过凤彩门移驾到他日常处理政务的乾清宫 。在这座宫殿里,乾隆接见了来自西藏的达赖喇嘛的使者 。他在会面之后,来到西暖阁进用早膳,之后就到钦安殿的斗坛拈香磕头 。乾隆在完成这些仪式之后,就离开紫禁城前往圆明园 。
网络配图

乾隆是乘坐八人大轿从紫禁城移驾至圆明园 。在抵达之后,乾隆和他的侍从穿过二宫门,并在奉三无私殿做短暂的祈祷,之后就继续前往九州上的寝宫歇息 。当天接下来的活动就是泛舟至“慈云普护”的佛寺,以表诚心,并驾临“鸿慈永祜”的安佑宫参拜 。返回途中往长春仙馆探望他的母后 。乾隆回到九州休息之后,就到舍卫城南的同乐园进用晚膳 。他用完晚膳之后,就留在秀清村和如意馆,最后才回到“九州清晏”就寝 。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农历新年的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 。乾隆很早就起床到九州清晏去参拜玉皇大帝,那里已经准备好食物等贡品作御祭之用 。在用完早膳之后,乾隆就乘坐龙船到十字亭,然后坐上四人抬的轿子,移驾至一个大蒙古包内,在那里接见正在等候的蒙古王子 。会面结束之后,乾隆游览万寿山,在佛楼拜佛,然后在同乐园进用晚膳 。餐后少坐之后,就前往水岸边等候他的母后驾临 。这对母子在九州清晏里,结伴观赏色彩缤纷的花灯表演 。节目结束之后,乾隆亲自护送他的母后到水岸边,并目送她离开,然后才回到九州清晏就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