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遍洗功臣功劳最大的他为何有惊无险

樊哙屠狗卖肉时,陈胜已揭竿而起,星星之火呈现出不可抑制的燎原之势,怀揣着各种梦想的人蠢蠢而动,都想在这个时候乘机趟一趟这个浑水 。遗憾的是,到头来真正摸着鱼、捞着虾的没有几个 。樊哙也怀揣着自己的梦想,他追随刘邦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当源于这种梦想的激励 。不过,与很多好高骛远的人不同的是,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樊哙的步子迈的很聪明,也很扎实,由此而表现出的三种品质,奠定了他走向成功、实现梦想的基石 。
网络配图
第一种品质:务实的精神 。司马迁为樊哙立传,记述了樊哙参加的大大小小的战役共有三十多次 。这三十多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司马迁在一一叙述后,又给樊哙算了一笔更精细的总账:斩敌一百七十六个首级,俘虏二百八十八人,亲自带兵打败过五支军队,攻下五个城邑,平定六个郡、五十二个县,虏获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二千石以下至三百石的将官十一人 。
樊哙的功名大都是挥戈疆场,把脑袋别在裤腰上,靠打拼获得的,没有一点儿的投机取巧 。
第二种品质:应变的能力 。樊哙的战绩固然非同寻常,但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似乎还是他在鸿门宴中的表现 。唐朝诗人胡曾,在他的一首题为《鸿门》的咏史诗中写到:“项籍鹰扬六合晨,鸿门开宴贺亡秦 。樽前若取谋臣计,岂作阴陵失路人 。”(《全唐诗》卷647)对项羽放走刘邦,表示惋惜、提出质疑 。其实,项羽放走了刘邦,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讲也绝不仅仅因为项羽的“仁慈” 。毫不夸张说,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没把谁放眼里,可见着樊哙就蔫巴了,为什么呢?原因无他:樊哙过人的胆气、机智的策略降伏了他 。这两者完美的结合、灵活的运用,体现了樊哙卓越的应变能力 。樊哙“撞入”鸿门宴会的营帐后,接连四个动作,“立”,“说”,“喝”,“吃”,一气呵成 。
网络配图
都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但强者的交锋,更是心理上的对抗 。其中的玄机很类似于买卖人的交易 。我们知道,买卖人兜售商品,通常惯用两种手法,一种是直奔主题,以山盟海誓般的夸口谄媚、忽悠,博取人的信任,但因为太露骨、太直白,往往弄巧成拙,反倒容易使人产生怀疑;另一种是欲擒故纵,以曲径通幽式的手段撩拨、煽动,刺激人的逆反心理,叫人不知不觉地钻进他的圈套 。樊哙降伏项羽,就是这两种心理攻势的成功运用,樊哙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和性格魄力等等在其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叫人在赞叹中肃然起敬 。
第三种品质:为人的性情 。从秦二世元年刘邦起事,到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病逝,樊哙一直追随在刘邦的左右,是个资深的老班底;又与刘邦同是沛郡的老乡;还因为娶了刘邦的小姨子吕须为妻,和刘邦是理所当然的连襟 。这些关系要搁在一般人身上,那还了得 。但樊哙似乎很低调 。淮阴侯韩信失去刘邦的信任后,被剥夺了兵权,平日里围着他鞍前马后的那些人,早已经像躲着瘟疫一样离开了他 。但樊哙对韩信的尊敬却始终如一 。一次,韩信去见樊哙,樊哙跪拜迎接、跪拜送别 。因为韩信是王公,樊哙谦虚地称自己为臣,说道:“大王乃肯临臣!”(《史记·淮阴侯列传》)你看,真是恭恭敬敬 。对一个失宠、“落佩”的人,能持这样的态度,抱这样的情怀,一般人做不到,但樊哙做到了,而且做的还相当诚恳 。
网络配图
更叫人感叹的是,刘邦曾有一段时间一直称病不朝,命令守门的人不准任何大臣进来看望,但樊哙似乎不信这个邪,带头领着这些大臣“排闼直入”,一看,刘邦正枕着一个宦官的身子在那躺着呢,搞什么呢?不好说 。当时的场面,我想一定很尴尬也很叫人感慨,以至于樊哙流着眼泪对刘邦说道:“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史记·樊哙列传》)你看,有赞美、有讽劝、有热望,说的委婉而实在,居然把刘邦说的乐呵呵地起来上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