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朝的杜牧百科 杜牧:唐朝杰出诗人、散文家,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
杜牧在26岁中进士,先后官至弘文馆校书郎,淮南节度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黄州、睦州刺史等职 。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其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文章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诗歌代表作有:《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 。

关于唐朝的杜牧百科 杜牧:唐朝杰出诗人、散文家,在晚唐成就颇高

文章插图
人物生平
早期仕途
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 。[4]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 。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 。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
长庆二年(822年),杜牧20岁时,博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 。杜牧23岁作出《阿房宫赋》 。25岁时,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 。此时的杜牧已经很有名气,作品流传 。
大和二年(828年),杜牧26岁,进士及第 。同年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
大和七年(833年),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转为掌书记,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 。京衔是监察御史里行 。这时杜牧居住在扬州,特别喜欢宴游 。
大和九年(835年),杜牧三十三岁,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赴长安任职,分司东都 。八月在东都洛阳上任 。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 。在这里他遇到了宣州的故人张好好,写下了著名的《张好好诗》 。在洛阳期间,由于职务清闲,他四处凭吊古迹,写下了不少诗篇 。
开成二年(837年),杜牧入宣徽观察使崔郸的幕下,被召为宣州团练判官 。
开成四年(839年),年底杜牧离开宣州,去长安任左补阙、史馆修撰 。开成五年,杜牧升官为膳部员外郎 。
关于唐朝的杜牧百科 杜牧:唐朝杰出诗人、散文家,在晚唐成就颇高

文章插图
迁官外放
会昌元年(841年),杜牧调任比部员外郎 。
会昌二年(842年),外放为黄州刺史 。杜牧外放的原因史书上并无记载,杜牧自己认为是宰相李德裕的排挤 。而李杜两家为世交,李德裕为何不喜欢杜牧,有人认为是杜牧为人倜傥,不拘小节,与李德裕的理念不合;而且牛李党争,杜牧与牛僧孺私交甚好,可能被李德裕认为是牛党 。
唐时的黄州(古黄州又名齐安郡,唐时治所在今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在华夏属下等洲,兵连祸结,战火纷飞,官不曾安位,民不得聊生,是个地地道道的荒郡、废邯,晚唐以后是一处外放“逐臣”的地方,被京官视为“鄙陋州郡”,到北宋“苏门四学子”之一的张耒,在其《齐安秋日》诗中也曾说黄州是一处 “齐安荒僻地,平昔放逐臣”的地方 。
杜牧在黄州任上,无异于贬谪,但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文人逐放地方官,是官还是文人 。世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杜牧在黄州的寓所是“使君家似野人居”,他为政清廉,《唐书》本传中称他“刚直有奇节” 。明弘治《黄州府志》赞其“有才名,多 奇节,吏民怀服之” 。
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三年,把黄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也是唐代继韩愈之后的又一尊孔大家 。黄州有孔子山、孔子河,是春秋末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过往之地,有“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等圣迹,山旁建有孔子庙(问津书院前身) 。由于年久失修,濒临倾倒 。杜牧为 了宣扬孔子思想和施展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在孔子山扩建孔庙,拜谒孔子圣像,亲自改孔庙名为“文宣庙”,并在庙中设置学堂(时称庙学),教化士民 。他虽身居吏职,仍在学堂讲学不辍 。讲学之时,其弟子自远方至数百人 。他在《黄州刺史谢上表》中说:“独能不徇时俗,自行教化,唯德是务,爱人如子,废鞭笞责削之,用忠恕抚字之道”,“使一州之人,知上有圣仁二天子,所遣刺史,不为虚受,熏其和风,感其欢心,庶为瑞为祥,为歌为咏,以裨盛 业,流乎无穷” 。
明、清时的《黄州府志》《问津院志》均载杜牧在黄州地方“兴学教士,立庙崇祀先圣,一时家循孔教,人颂儒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