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孙权要拼死争合肥,六次北伐曹魏?甚至在第二次合肥之战中,拥兵十万的孙权,更是惨败于仅有七千兵力的张辽,被后人戏谑为“孙十万”,今天小编就来为各位详解其中原因 。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曹操去世后,合肥的战略地位开始下降 。先是曹丕改变了曹操南征“必越巢湖”的策略,选择从东线中渎水路线南征,后魏明帝曹叡更是在合肥不设防,直接放弃了此地 。
同样,从公元241年起,东吴也放弃了孙权“北伐必先取合肥”的既定战术 。吴军数次经过不设防的合肥,都选择了越城而过,无视昔日军事重镇的存在 。
崛起:合肥成为南下北上的“门锁”
府为淮右噤喉,江南唇齿 。自大江而北,得合肥则可以西向申、蔡,北向徐、寿,而争胜于中原 。中原得,合肥则扼江南之吭,而附其背矣—《读史方舆纪要》 。
赤壁之战后,东吴占据了长江中下流,魏、吴形成隔江对峙的局面 。但是,长江流域长达6000多公里,东吴没有足够的兵力沿江布防,在这种情况下,孙权要确保东吴的安全,就必须将防线向北前移至淮河,在全长只有1000多公里的淮河流域布防,这就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守江必守淮”战略原则 。
【孙的来历是什么 为什么历史上孙权要拼死争合肥,六次北伐曹魏?】孙权要北上淮河,理论上只有三条通道,即中渎水路线、濡须水路线以及汉水路线 。但汉水到达襄樊后转西,东吴的水军优势无法发挥;而中渎水道则受季节及雨量影响较大,无法保证常年通航,因此,濡须水路线就成为孙权北伐的首选 。
文章插图
合肥是濡须水路线上的战略据点,位于施水与肥水的连接地段 。北上经合肥进入肥水可直达淮河,而从合肥南下巢湖出濡须水则可到达长江,可见其是曹操南下、孙权北上的“门锁”,战略地位扼要 。
另外,曹操还以合肥、襄阳以及祁山为战略支点构筑曹魏的防守体系,进一步凸显出合肥在曹操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
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此三城下者,地有所必争也—《三国志·明帝纪》
综上所述,随着曹、孙隔江对峙局面的形成,连通长江与淮河的濡须水道成为了曹操南征、孙权北伐的首选路线,而居于此水道中间的合肥,则成为双方的必争之地 。
为了限制孙权夺取合肥,曹操实施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军事行动,没想到却埋下了隐患……
弊端显现:合肥孤城难守
建安十三年,孙权突袭合肥,第一次合肥之战爆发 。此时合肥城中并没有曹魏的正规军,守将刘馥因此不敢出战,他一边组织城中居民固守,一边向曹操求援,曹操刚在赤壁之战中遭遇惨败不久,无力派大军前往救援,只好象征性地让张喜带千骑往合肥 。最后多亏蒋济用计使孙权退兵,不然,合肥就落入孙权之手了 。
建安十四年(209年),心有余悸的曹操为了防范孙权再次进攻合肥,决定采取坚壁清野战术,将淮南的民众强制内迁(淮南十余万百姓受惊反而逃到东吴境内),在长江以北至淮河以南之间,形成了一个纵深几百里的无人地带 。这一举措增加了孙权北伐的难度,由于野无所掠,无法从当地获取军资,导致孙权每次北伐都不能持久 。
但是,孙权拿下皖城后,合肥就暴露在东吴的攻击范围之内 。再加上合肥附近的民众多数已逃走,当地无法担负驻军所需的物资,只能靠投入大量的人力从后方调运军需,导致驻军成本大大增加 。因此,曹魏始终无法在合肥大规模驻军 。
在这种情况下,合肥的战略地位开始动摇 。从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开始,曹丕将扬州治所移至寿春,同时将最高州军事长官-征东将军也改为常驻寿春,寿春成为了军事调度和指挥的中心,合肥则沦为前线要塞,成为寿春的桥头堡 。
综上所述,曹操的坚壁清野战术是把双刃剑,虽然增加了孙权北伐的难度,但也导致已方在合肥驻军的成本过高 。在这种情况下,曹丕将扬州治所北迁至离许昌更近的寿春,合肥的战略地位开始下降 。
不过,此时的合肥,仍然是孙权北伐的首选目标 。
衰落:曹魏对外战略改变,寿春崛起
文章插图
公元230年,魏明帝曹叡采纳了满宠的建议,放弃合肥旧城,另在离施水三十里的地方依山修筑新城 。由于合肥新城远离河岸,因此增加了以水军为主的东吴军攻城难度,同时,寿春又与新城形成了犄角之势,一旦吴军上岸,寿春的守军就会南下切断吴军的归路 。正是害怕首尾受敌,在第五次合肥之战中,吴军就待在船中二十多天都不敢上岸 。
- qq邮箱的正确格式如何写 qq邮箱的正确格式怎么写
- 小米路由器怎么重启 路由器怎么重启
- 经典有深度的短句 有深度的人生哲理短句
- 水芋杆的功效 芋头杆的功效与作用
- 好朋友留言句子简短的 适合给最好的朋友留言的句子简短
- 手机qq删除的好友如何找回 手机qq删除的好友怎么找回
- 注销微信支付后零钱里的钱还有吗 注销微信支付后微信还能用吗
- qq在线状态如何改 qq在线状态更改的方法
- 湘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说湘水划界是孙权准备重返荆州的信号?
- qq如何删除表情包 qq删除表情包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