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益州之战时,庞统为刘备提出了上中下三计,刘备为何采取了中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备和诸葛亮在三顾茅庐的时候,就制订了《隆中对》 。在这个战略计划中,跨有荆益是第一步 。因此,在拥有荆州作为立足点后,刘备就把目光放在了益州 。庞统这时已经加入了刘备集团,在他的极力主张下,刘备下定了夺取益州的决心 。在张松、法正、孟达等人做内应的情况下,应刘璋之邀进入益州,开始了夺取益州的行动 。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庞统曾经为刘备进献了上、中、下三计 。但是刘备只采用了中计,这是为什么呢?
一、庞统献计 。
庞统作为刘备进取益州的主要谋划者,自然也成为了主要参与者 。在刘备率军进军益州的时候,庞统也随同刘备一起进入益州 。当时刘备是打着支援刘璋,讨伐张鲁的旗号进入益州的,得到了刘璋的欢迎和资助 。在涪城双方进行了联欢,将士们互相交往,欢宴百余日之久 。
在此期间,庞统就向刘备献计,趁此机会拿下刘璋 。他认为如果采取这样的行动,就可以将益州不战收入囊中 。但是刘备认为,自己刚刚来到益州,还没有树立威信 。如果采取这样的行动,是不可以的 。于是,在联欢后,刘璋增加刘备的兵卒,厚加资给,让他进击张鲁 。
文章插图
但是,刘备来到葭萌关后,在这里整整滞留了一年,也没有对汉中发动进攻 。相反,刘备整日里忙着笼络益州的人心,树立自己的恩德 。在刘备感到夺取益州的时机已经成熟后,便决定发起夺取益州的战争 。对如何夺取益州,庞统向刘备进了上中下三计,供刘备进行选择 。
庞统的上计是暗中选取精兵,昼夜兼程,径直袭击成都 。刘璋这个人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又没有准备 。如果刘备的大军到达,益州唾手可得 。
庞统的中计是假借荆州有急,需要赶快回荆州救援 。益州白水军主将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他们不愿意刘备驻扎在益州 。听闻刘备回荆州,必定会轻骑前来送行 。刘备可以趁他们来送行的机会,拘捕他们,夺取他们的军队,再向成都进军 。
庞统的下计是刘备率军返回白帝城,和荆州取得联络,然后再徐缓的图谋进取益州 。刘备在经过考虑后,决定采取庞统的中计 。他声言要回荆州救援,趁杨怀、高沛前来送行擒杀了他们 。在兼并了他们的军队后,发起了夺取益州的战争 。在经过长达一年的战争后,刘备攻下成都,夺取了益州 。
【庞统向曹操献计 庞统曾进献上、中、下三计,但为何刘备只采用了中计?】二、庞统的上计与下计的缺陷 。
刘备不采纳庞统的上计和下计,是因为这两条计策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缺陷 。刘备在评价这两条计策的时候,说上计太急,下计太缓,因此否决了它们 。
我们看庞统的上计,刘备之所以认为它太急,是因为这条计策太过于冒险 。要实行这条计策,就要求刘备放弃已有的根据地,孤注一掷的强袭成都 。如果能够顺利夺取成都,逼迫刘璋投降,这条计策便取得了成功 。但是,如果刘备不能一举夺取成都,他屯兵于坚城之下,又没有后方的支持,就会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
文章插图
尤其是益州民众对刘备的支持度,在当时还是一个谜 。刘备在葭萌关驻扎了一年,广树恩德,收揽人心 。可是益州终究是刘璋的根据地,他们父子在益州已经统治了二十余年 。刘备在短短一年里的努力,只能初步扩大自己的影响,为他将来夺取益州打下基础 。可这种影响是不能与刘璋相提并论 。
如果刘备发动对益州的战争,他是否能够得到益州民众的支持,这是一个未知数 。虽然张松、法正和孟达等人甘愿做刘备的内应,但是他们不能代表大多数益州的民众 。事实上,连张松的哥哥都不支持张松,出卖了他 。因此,轻兵远袭、不要后方,又难以得到民众的支持,刘备采取袭击成都的举动,就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冒险 。
庞统之所以把这条计策确定为上计,与他骨子里的冒险性格有关 。在庞统的计策中,有很多这种冒险的成分 。比如说刘备刚一入川,他就劝刘备擒拿刘璋,想要不劳而夺取益州 。如果这个行动成功的话,也不一定能够夺取益州,更何况不一定能够成功 。正是这种冒险的性格,才使得他成为三国时期少有的战死前线的重要谋士 。
- 许攸是否投靠了曹操 许攸帮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为何却死于曹操之手?
- 诸葛亮与庞统对比 诸葛亮与庞统对荆州的看法不同,能否看出两者的能力高低?
- 谁灭了关羽 关羽的灭亡真是刘备借曹操之手,行借刀杀人之计吗?
- 怎么有效的向上沟通 有效和上司沟通的技巧
- 曹操的故事有哪些 曹操的故事列述
- 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和沨美建 疏散门的开启方向
- 郭嘉死的时候曹操哭了吗 曹操为何要哭郭嘉?是因为没有人提醒他要防备火攻吗?
- 北极星在啥方向 北极星位于哪个方向
-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许昌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不再重新整顿军队,反而转入防御?
- 曹操临死之前 在曹操去世的时候,究竟有谁会记着他的恩情、为他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