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陈尧咨 陈尧叟:北宋官员、诗人,曾主张迁都益州,被寇准斥责

陈尧叟(961年-1017年5月10日),字唐夫,阆州阆中人 。北宋初年官员、诗人,左谏议大夫陈省华长子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
陈尧叟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状元,与其弟陈尧佐同科,又与父亲同日获赐绯衣,历官秘书丞、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外郎 。淳化四年(993年),任交州国信使,出使前黎朝 。后拜知枢密院事兼群牧制置使 。澶渊之战前后,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被宰相寇准斥责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升任同平章事、枢密使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因病改授右仆射、知河阳军 。天禧元年(1017年),陈尧叟去世,年五十七 。获赠侍中,谥号“文忠” 。著有《监牧议》《请盟录》等 。

北宋宰相陈尧咨 陈尧叟:北宋官员、诗人,曾主张迁都益州,被寇准斥责

文章插图
【北宋宰相陈尧咨 陈尧叟:北宋官员、诗人,曾主张迁都益州,被寇准斥责】人物生平
家族迁徙
陈尧叟的先祖是博州(另有博陵说)人 。其高祖陈翔于唐末追随王建至蜀地,任掌书记(一称任蜀州新井县令),便定居于阆州阆中郡 (治今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具体到县级部分,则有西水县、新井县两种说法) 。
陈尧叟之父为陈省华 。陈省华初入仕途,即为后蜀西水县尉 。宋灭后蜀后,陈省华授官陇城主薄,又迁栎阳令 。
状元登第
陈尧叟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 。他自幼受其父陈省华的教导,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考中状元,受到太宗的召见 。陈尧叟器宇轩昂,举止大方得体,回答太宗垂询时口齿清晰,辞意畅达 。太宗很是高兴,问左右的大臣:“这个年青人是谁的儿子?”王沔回答说:“他是楼烦县(也称娄烦,今山西境内)县令陈省华的儿子 。”太宗于是召陈省华进京陛见,委任他为太子中允 。
淳化元年(990年)四月,太宗又在同一天提升陈省华、陈尧叟父子任秘书丞,并赐给两人绯袍,以示恩宠 。父子同日升任同样的官职,受同样的赏赐,被传为佳话 。
为官为民
宋真宗咸平初年(998年),陈尧叟作了广南西路转运使(宋代广西行政长官名,又称漕使 。转运使始于唐代,宋太祖为集中财赋和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置专职的转运使和都转运使) 。此前,陈尧叟为工部员外郎 。广西在当时还很闭塞、落后 。这里气候炎热,山上石多树少,人们若是在夏季劳作、行走极易中暑 。当时的广西人多不知道打井,许多地方饮水只能靠下雨时的积水,或到河沟取水饮用,很不卫生 。陈尧叟便在当地掀起浩大的植树运动,还教人们凿井取饮用水 。几年后,广西大片的荒山都变绿了,各地都凿建了水井,这样既改善了气候,又保持了水土;而人们饮用井水,也减少了疾病 。
为了减轻百姓劳作、行走之苦,陈尧叟还命人们在大路旁边每隔二三十里就修建一座凉亭,供行路人避雨、休息 。夏天,亭里还设有盛茶水的缸和饮用的碗勺,茶水由附近的村民轮流供给 。
还在陈尧叟离京赴广西上任时,同僚宋湜曾作一首《送陈尧叟赴广西漕》相送:“怜君将命拜新恩,送别都门亦断魂 。雨歇佳林秋更暖,瘴连梅岭日多昏 。”可见当时的广西一带被认为自然环境极其恶劣 。而当时岭南风气未开化,迷信风俗浓厚,加上严重缺医少药,因此巫医盛行,人们生病之后,往往把救灾避难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多去求神问卜,而不是用药物治疗 。
北宋宰相陈尧咨 陈尧叟:北宋官员、诗人,曾主张迁都益州,被寇准斥责

文章插图
陈尧叟以医学为武器,与巫医的欺诈和百姓的愚昧作斗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发出布告,大力向百姓宣传信巫不信医的危害,告诉百姓生病求巫乃愚昧无知的表现,同时批驳、揭露巫医的欺诈行为,取缔巫医在民间的一切活动 。二是大力倡导、推广医药,深入民间收集常见病的中药验方,编成《集验方》,请匠人刻碑立于交通要道,方便百姓抄录推广 。《宋史·陈尧叟传》载:“岭南风俗,病者祷神不服药,尧叟有《集验方》,刻石桂州驿” 。三是由官府出钱,招募郎中,配制汤药,低价或者免费向贫困家庭提供医药救助 。四是积极培养地方医学人才,缓解本土医学人才短缺的矛盾 。
经过陈尧叟大张旗鼓的宣传和批驳,百姓提高了对医学的认知水平,知道有病要用药物疗疾,不能相信巫医,许多人因此得救了 。同科进士杨侃写下《送陈尧叟》一诗,赞叹他的这一善举,诗云:“马困炎天蛮岭路,棹冲秋雾瘴江流 。辛勤为国亲求病,百越中无不治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