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四朝,相六帝 相三朝,立二帝,韩琦是如何做到的?有何本事?( 二 )


此时的韩琦,在官位上已经升无可升,宋神宗也只能给他多加虚衔,“拜司空兼侍中” 。
这个时候的韩琦,在政治地位上已经达到了巅峰,即“相三朝,立二帝”,成为两宋唯一 。
不过,到此也就到头了,宋神宗刚继位后不久,就开始有官员弹劾韩琦,说他连续三朝担任首相,会出现权臣,于是,韩琦辞相 。
实际上,以韩琦的拥立之功,他要是不主动辞职,继续担任个三、四年首相,然后再隐退,也是有可能的 。
当时的韩琦才59岁,年龄不是问题,宋神宗也不会主动罢免他,对父子两代皇帝皆有拥立之功,这个恩情太厚了 。
可韩琦跟宋神宗的政治理念不同,宋神宗是要变法的,而韩琦却反对变法(他年轻时也是变法派),这就让两人在政治上难以和谐相处 。
宋神宗或许不会罢免韩琦,但却会架空他,让他成为空头宰相 。
对于韩琦来说,这样还不如主动隐退,留下双方的情分,给自己,给后代留下政治筹码 。
早早看出宋神宗继位后会大干一场的韩琦,借着被弹劾辞相成功,跟宋神宗和平分手 。
此后直到去世的八、九年时间里,韩琦都在地方为官(宋朝有不到退休年龄的宰辅离职后,以宰辅身份和待遇主政地方的惯例),开始享福的同时还时不时的上书驳斥王安石的变法 。
韩琦病逝后,宋神宗相当难过,史载:“帝发哀苑中,哭之恸 。辍朝三日,赐银三千两,绢三千匹,发两河卒为治冢,篆其碑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 。赠尚书令,谥曰忠献,配享英宗庙庭 。”
至宋徽宗执政时,又以“追论琦定策勋”之功,追赠韩琦为魏郡王 。这也是应有之理,宋英宗一脉传下来的宋朝皇帝,全都得承韩琦的情分 。
南宋时,宋理宗画昭勋阁功臣像,从两宋名臣中选了二十四位出来,韩琦名列其中,而他凭借的就是“相三朝,立二帝” 。
在我看来,韩琦能有这样的功勋和待遇,其实运气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因素 。
宋朝善待士大夫,大多数名臣寿命都挺长,为官时间也长,三朝、四朝元老数不胜数 。
而却只出现了一个“相三朝,立二帝”的韩琦,主要有两个原因 。

事四朝,相六帝 相三朝,立二帝,韩琦是如何做到的?有何本事?

文章插图
其一是韩琦在其位谋其政,宋朝同一批资历的士大夫们,大家到了时间,是换着来当宰相的,在某一段时间内,上上下下都是同一批人 。
当宋仁宗需要立储,又不得不立时,正好轮到韩琦在位置上,被他赶上了,能够以首相身份领衔行拥立之事 。
其二是宋英宗短命,宋英宗要是多活个几年,韩琦就未必还在宰相的位置上了,这是北宋时期的特点造成的,时间一长,就会有同僚以弹劾的名义赶走宰相 。
韩琦又恰好是在宋仁宗执政末期成为首相,他上任不到五年,宋仁宗就去世了,哪怕宋仁宗再多活个二、三年,韩琦就有可能按照规则下台,就无法参与拥立之举 。
宋仁宗的去世,给了有拥立宋英宗之功的韩琦继续担任首相的机会,再经历了短暂的宋英宗时期,韩琦在首相位置上成功的熬到了宋神宗时期 。
即使宋神宗继位之初,韩琦就赶紧隐退,也成就了“相三朝,立二帝”的事实 。
换到整个两宋包含的历史时期,似乎只有南宋时的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时期,有类似的政治条件,但当时,却没有出现第二个韩琦式的人物 。
当然,韩琦本身的政治敏感度和主动性,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
能连续主动在皇位继承一事上站队两次不倒,即使是在宋朝这个士大夫政争失败后,也基本上没啥性命之忧的时代,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