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今天读《孔子世家赞》 。
原文: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
对其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觉得不好理解 。
汉朝郑玄注:景,明也 。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 。
唐朝孔颖达疏:毛以为,若得贤女在王后之位,则谏王使之为善,庶几於古人有高显之德如山者则慕而仰之,有远大之行者则法而行之 。...郑以为,言高山者,以山之高比人德之高,故云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也 。且仰是心慕之辞,故为高德 。德者在内,未见之言行者 。已见施行之,语德则慕仰,多行则法行,故仰之、行之异其文也 。
宋朝朱熹注:“仰,瞻望也 。景行,大道也 。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 。”
看了郑玄和朱熹的注释,我反而更加迷惑 。
郑玄的意思似乎是说:有高尚德行的古人就仰慕他,有行为光明正大的古人就能够遵行他 。注意,郑玄的注“有明行者则而行之”中的“而”字,应该是助动词“能够”的意思,后代引用郑注的人,都忽略了此处的“而”!
朱熹的意思似乎是说:仰,是仰望 。景行,是大道 。高山可以仰望,大道可以循行 。
这些注释,看了不仅不能释惑,反而更加迷惑 。
如果按照郑玄的解释,再加上后面几句,逻辑上有点似是而非:有高尚品德的古人就仰慕他,有光明正大行为的古人就遵行他 。虽然我不能达到他这种境界,但是我内心向往这种境界 。
如果按照朱熹的解释,再加上后面几句,更加不堪:高山可以仰望,大道可以循行 。虽然我不能达到,但是我内心很向往 。
再看现代全注全译版本,也让人迷惑:
中华版译为:
太史公说:《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像山岳那样高尚的品德让人景仰,像大道一样光明的行为会吸引人遵从 。”虽然我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内心却很向往 。
上古版译为:
太史公说:《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一个人的品德像山一样高尚,人名就会敬仰他;一个人的行为像达到一样光明正大,人们就会跟着他走 。”我虽然不能达到这种境界,但是内心一直向往着 。
岳麓版译为:
太史公说:《诗》上有这样的话:“仰望着高山,可以向上攀登;遵循着大路,可以向前迈进 。”虽然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可是心里向往着它 。
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上,而是在“然心乡往之”这一句中的“然”字 。
司马迁在“但是”什么呢?
由文义可知,司马迁向往的是孔子如巍峨高山般无法仰视的高尚品德,是孔子矢志不渝追求的儒家大道 。
意思是说,孔子的德行如高山,让人绝了攀登顶峰而与孔子比肩的想法 。孔子的大道如大同,让人绝了努力去实现的念头 。因为高山是如此之巍峨,大同是如此之完美 。
接下来,司马迁就说,虽然我知道我个人的品德不能比肩孔子,虽然我知道我个人的追求比不上孔子的大道,但是,我也有上进心呀,我的内心也是向往着自己的个人品德将来有一天能达到孔子的高度,自己的人生追求能瞄准儒家大道,而不是俗人眼中的荣华富贵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文章插图
因此,这一段注释如下:
原文: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
太史公曰 。太史公,司马迁自称;曰,说;
《诗》有之 。《诗》,《诗经》;有,有无的“有”;之,代指下面要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